:::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05至1940年間嘉義市街建築木工匠職業活動之研究
作者:蘇沛琪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ei-Chi Su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邱上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建築木工匠戶口(籍)調查簿日治時期系譜嘉義市阿里山林業Architecture CraftsmanCensus RecordJapanese Colonial PeriodPedigreeChiayi CityAlishan Fore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本研究係以日治時期(西元1895-1945)日人所建立之戶口(籍)調查簿登記資訊,進行研究1905至1940年間嘉義市街建築木工匠為主要研究主軸。研究以文獻分析掌握研究地區經濟發展與文化等相關史實,並以研究所取得之戶口(籍)調查簿資訊進行嘉義市街建築木工匠職業活動之歸納與演繹;透過田野調查、原鄉訪談與民族誌研究方法,歸類日治時期嘉義市街建築木工匠的營生脈絡,探討一個產業的發展影響建築木工匠的聚集、營生與遷移等課題。日人建立之戶口(籍)調查簿登記內容包含:遷移、寄留(落籍)等完整記載,研究分析依據居住之日本本土、中國大陸、臺灣本島等人口遷移記錄與「職業」登記,透過地區發展阿里山林業之明治、大正、昭和等年代「時間軸」建構建築木工匠在嘉義市街的遷移與職業活動。
本研究依據記載詳細內容「職業、種族、現住所與事由」等欄填記載詳細,並依據「事由」記載清楚紀錄過去工匠群的遷移、事件等,作為工匠原鄉脈絡依據,透過地區產業、都市規劃、事件等因素,分析戶口(籍)調查簿資料之登記時間訊息,擷取有用資訊進行分析並建構,並經由上述研究方法之執行,建構完整的嘉義市街建築木工匠史料與史實紀錄與脈絡。
本研究進行解析整理後,整體而言,嘉義市建築木工匠技藝仍保有傳統父傳子及家族傳承,但移居嘉義市後轉變成原鄉與小團體的共生傳習方式,從過去同「宗族」的共生轉為「同居」的共生。其次,移地工匠的短暫營生工作,亦顯示於嘉義市的林業都市人口結構上,從戶口(籍)調查簿資料歸納,嘉義市阿里山林業自1912(大正1)年始,林業從事人口為當時人口約佔五成,而遷移的建築木工匠人口則佔林業人口的二成且居住聚集於同區域,居住主要集中於林業「檜町」周圍之榮町、元町、北門町等,且寄居聚集地區分佈現象呈現種族、生活、原鄉三者結合的結果出現;各族群在此發展現象亦有相同之處,但某種程度上仍以來自中國地區之工匠發展記錄仍較為清晰,匠藝傳承仍有強烈的宗族支配能力,且原籍明顯以「中國福州」之地區工匠登記居多,與一般觀念或文獻記載相較多出新的脈絡地區。
研究提出1905至1940年間工匠的遷移現象,整理嘉義市建築木工匠職業活動並依據戶籍分析顯示提出宗族、同鄉、共居、師承等關係之研究分析結果,得研究結論包含:
1. 利用戶口(籍)調查簿之詳細訊息,重新回溯嘉義市日治時期的建築木工匠職業從業概況,並瞭解當時聚集於嘉義市從事建築產業之異族群的活動記錄。
2. 因林業與嘉義市營建活動發展,衍生大量的人力需求,才足以構成當地工匠遞增的要素,顯現嘉義市因日治時期的時空背景,其建築業發展蓬勃,並同時聚集來自於不同地區之異族群因具有專業技術匠藝,於此從業並大量興建建築產業並產生族群間互相共事與進行工作。
3. 嘉義市建築木工匠的聚集與林業有密切的發展關係,因為天災與戰爭等因素,迫使嘉義市進行重新的規劃與重定位,間接造就並影響建築木工匠的聚集與營生方式改變。
研究歸納影響嘉義市建築木工匠聚集與營生各時期,分別為:「嘉義大地震」,因重建而規劃時期的西元1906(明治39)年、「臺灣縱貫線鐵路全線貫通」,交通運輸帶來之便利時期的西元1908(明治41)年,「嘉義阿里山鐵道」正式運行,林業發展的工商業時期的西元1912(大正1)年與「現代化都市改革」,成為嘉義街自治團體的西元1920(大正9)年與置州失利改陞嘉義市的西元1930(昭和5)等五個時期因素,影響嘉義市的建築木工匠營生改變。
由日治時期戶籍資料的紀錄理出嘉義市建築木工匠在此的活動與營生,因為社會因素與開發建設造成工匠的聚集,並得出臺灣、中國及日本地區等地的異族群建築木工匠從事者於嘉義市營生活動的歷程與原鄉資料的建置,包含遷移、活動與建築的營建事件等。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registration information of census record established by Japanese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1945), which takes the occasion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during 1905-1940 as the main stress of study. The research mastered the economical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relevant historical events in the study area by means of analyzing the literature review, as well as conducted the induction and deduction of the occupational activity for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through the census material obtained by the research. It induced the labor living tread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in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by means of filed investigation, interview in ancestral hometown and study on the ethnography for exploring the issues of cluster, labor living and migration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fluenced by the industry. The registered content in census data established by Japanese covers completed records of migration, lodging etc.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i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ccupational” registrations and record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from Japan, China, domestic of Taiwan, it constructed the migration and occupational activity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based on the local development on forestry of Alishan by the time flame of period of Meiji, Taisho, and Showa.
As a whole, the craft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was still maintain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amily heritage and father instructing son. However, symbiotic heritage manner of ancestral hometown and small group generated after moving the residence to Chiayi city, turning to the symbiosis of “common residence” from the symbiosis of identical clansman in past. Next, according to the transient labor living jobs for the craftsman who moved to Chiayi city, it showed that 50% of the population then engaging in Forestry since 1912 (Taisho year 1) in the forestry of Alishan based on the generalization on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of forestry metropolis as Chiayi City. Further, the population of migrated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occupied 2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forestry with clustering in the same residence. Their residence mainly clustered in the “Ron Street” ,”Yuan Street”, “Beimen Street” etc., in the surrounding of “Kai Street”, and it presented a combinative result of race, life and ancestral hometown from the distribution appearance of lodging clustering area; same as the each tribe in the phenomenon of development. Nevertheless, it is still more distinct with the display on craft heritage resulted from the strong domination of clansman on the s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record of craftsman from China somehow. Besides, it is conspicuous that the number of registering craftsman from the district of “Fuzhou China” with more new thread districts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conception or literature.
The research proposed the migration phenomenon of craftsman during 1905-1940, it coordinated the occupational activities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and presented the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result of relations in clansman, coming from the same hometown, common residence, and inheritance of mast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analysis on the census record. The conclusion of the research covers the followings:
1. It retraced the profile of employment for the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in Chiayi City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s well as the activity records of alien tribe engaging in the architectural industry and clustering in Chiayi city through the detailed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census record.
2. Ow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 and construction activity of Chiayi city, it derived the considerable needs of manpower and constituted the factor of increasing local craftsman progressively.
3. It has intimate connection of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clustering of architecture craftsman in Chiayi and forestry industry. Due to the natural disaster and war, it impelled the re-planning and re-position of Chiayi city, which indirectly affected the alternation on the manner of cluster and labor living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The Research induced each periods of influencing the clustering and labor living of architecture craftsman, which divides into five periods with various factors as below: “Major Earthquake of Chiayi” in 1906 (Meiji year 39), a planning period for the reconstruction; “The whole line connected in Taiwan North-South Bound Railway in 1908 (Meiji year 41), the convenient period thanks to transportation; “Chiayi Alishan Railway” formally went into operation in 1912 (Taisho year 1); the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period of forestry development, ;“Innovation on Metropolis Modernization” in1920 (Taisho year 9); Chiayi Street Autonomous Group was formed accordingly; altering to Chiayi City due to failing to set up prefecture in1930 (Showa year 5), all affecting the alternation of labor living manners of architecture craftsman. As the social factor and development reconstruction leaded to the clustering of craftsman, it generated migration, activity and architectural construction events from the alien tribe of architectural craftsman of Taiwan, China, and Japan engaging themselves in Chiayi City.
一、中文參考書籍
1.丁伯齡(編)(1988)《中國古代建築技術史(1-3)》。遠博,臺北。
2.于麗編著(2009)《農村建築工匠知識讀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3.中國民族建築研究會編(2008)《中國民族建築研究》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
4.公輸班(春秋)、午榮(明)《繪圖魯班經》。新竹:竹林書局。
5.卞鳳奎編、楊蓮福策劃(2010)《新編南部臺灣誌》博揚文化,新北市。
6.毛兵、薛曉雯(2009)《中國傳統建築空間修辭》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7.王見川、李世偉(2003),《臺灣的宗教與文化》博揚文化,臺北縣。new window
8.王建成(2005)《金門的閩南式傳統建築與聚落舉隅》金門縣文化局。
9.王振寰(1996)《誰統治臺灣》巨流出版社,臺北市。
10.王清(2012)《利益分析與制度變遷:當代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北京。
11.北京提督工部御匠司司正 午榮彙編集 局匠所把總 章嚴 仝輯 《繪圖魯班經》,瑞成書局,臺中市。
12.台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1935)《阿里山年表》台灣總督府營林所嘉義出張所,嘉義市。
13.未著撰人(未標時代)(1958)《安平縣雜記》,黃典權(編),海東山房,臺南。
14.永山止米郎(1925)《阿里山事業ノ概況》。
15.田村剛(1929)《阿里山風景調查書》。
16.矢內原忠雄,周憲文譯(1985)《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帕米爾出版社,臺北市。
17.石瑞銓編撰,顏尚文總編(2002)《嘉義市志,卷一,自然地理志》,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18.石萬壽(1989)《嘉義市史蹟專輯》,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19.伊東忠太(1968)《中國古代建築》臺灣商務印書館,臺北。
20.竹中信子(2009)《日治臺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臺灣》,熊凱弟譯,時報文化出版,臺北市。
21.余坤龍、王薏瑄(1999)《森林鐵道傳奇》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嘉義市。
22.余坤龍等 編(2006b)嘉義寫真【第四輯】,嘉義市文化局。
23.吳育臻(2003)《嘉義‧地理‧建築空間》嘉義市文獻歷史建築專輯,嘉義市政府。
24.吳育臻撰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編(1996)《臺灣地名辭書,卷二十,嘉義市》臺灣省文獻會,南投。
25.吳育臻編撰,顏尚文總編(2002)《嘉義市志,卷二,人文地理篇》,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26.呂思勉(1929)《中國宗族制度小史》,中山書局。
27.李貞(2006)《中國傳統建築形制與工藝》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
28.李哲陽(2009)《潮洲傳統建築大木構架》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
29.李乾朗(1980c)《臺灣廟宇建築及匠司流派之研究》建築師,6(10)。
30.李乾朗(1980d)《臺灣古廟的漳泉風格及各派匠司研究》房屋市場,80。
31.李乾朗(2001)《臺灣傳統建築匠藝四輯》。燕樓古建築出版社,臺北市。new window
32.李乾朗(2002)《臺灣傳統建築匠藝五輯》,燕樓古建築出版社,臺北市。new window
33.李乾朗(2003)《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遠流出版社,臺北市。
34.李乾朗(2005)《台灣古建築鑑賞二十講》,初版,藝術家初版社,臺北市。
35.房婧如等 編(2004)《嘉義寫真【第三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36.林呈蓉(2004)《日本人的臺灣經驗-日治時期的移民村》台灣歷史學會,臺北市。
37.林從華(2005)《緣與源-閩台傳統建築與歷史淵源》,初版,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
38.林清強編(1995)《諸羅地理》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39.林會承(1995)《傳統建築手冊─形式與作法篇》。藝術家出版社,臺北市。
40.林會承(2011)《臺灣文化資產存史綱》遠流出版社,臺北市。new window
41.林衡道(1978)〈唐山師傅與臺灣古建築〉,《臺灣勝蹟採訪冊》(第三輯),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臺中市。
42.林蘭芳撰(1929)臺灣總督府編,《臺灣事情》1916-1922,成文出版社影印本,臺北。
43.邱麟翔(1985)《尋根探源談嘉義市開發史》嘉義文獻,第7期。
44.長樂縣地方志編(2001)《長樂市志》福建人民出版社。
45.施淑宜總編輯(2004)《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台北傳承文化事業,臺北市。
46.施雅軒(2003)《台灣的行政區變遷》遠足文化出版社,臺北市。
47.洪文雄原著、邱上嘉校編(2011)《文化資產經典系列(一)古蹟保存論述》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臺中市。
48.洪汝茂,(2005)《日治時期戶籍登記法律及用語編譯》,增修一版,臺中縣政府,臺中縣。
49.徐明福(1993)《台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胡氏出版社,臺北。new window
50.馬炳堅(1991)《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科學出版社,北京。
51.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2009)《日治時期的臺中》國家圖書館,臺北市。
52.國家圖書館閱覽組編(2009)《日治時期的臺南》國家圖書館,臺北市。
53.張天祿主編(2004)《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志》福州市地方志編撰委員彙編,福建省。
54.張玉瑜(2010)《福建傳統大木匠師技藝研究》。東南大學。
55.張素玢(1995)《彰化縣口述歷史》彰化文化中心,彰化市。
56.曹焕旭(1999)《中国古代工匠》,初版,臺灣商務印書館,北京。
57.莊伯和(1998)《台灣傳統工藝》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
58.陳支平、徐泓總主編、曹春平、庄景輝、吳奕德主編(2008)《閩南建築》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市。
59.陳正哲(1999)《臺灣震災重建史-日治震害下建築與都市的新生》南王書局。new window
60.陳志華、賀從容、羅得胤、李秋香(2010)《福建民居》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
61.陳其南(1991)《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修訂版)》四版,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臺北市。new window
62.陳亮洲(2003)《嘉義市木材業口述歷史》,嘉義文化局,嘉義市。
63.陳亮洲、王俊昌、李建興(1992)《嘉義市公民大學教材-嘉義市發展史》,嘉義市公民大學,嘉義市。
陳亮洲、王俊昌、李建興(2002)《嘉義市發展史》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64.陳紹馨(1979)《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聯經,臺北。new window
65.傅朝卿(2009)《圖說臺灣建築文化遺產-日治時期篇》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66.彭澤益(1962)《中國近代手工業史資料:第一卷》,初版,中華書局,北京。
67.馮瑋(2011)《中國人與日本人》新潮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新北市。
68.黃文陶(1983)《嘉義市路名記》嘉義文獻,創刊號。
69.黃典權(1958)《安平縣雜記》,海東山房,臺南縣。
70.楊懋春(1972)《中國的家族主義與國民性格》載於李亦園、楊懋春主編,中國人的性格,初版,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北市。
71.楊懋春(1972)《鄉村社會學》,正中書局,臺北市。
72.過漢泉(2004)《古建築木工》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
73.嘉義市《嘉義州一覽表》,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74.嘉義市玉川公學校編(1983)《嘉義鄉土概況》成文出版社,臺北市。
75.嘉義市立文化中心(1998)《嘉義市傳統建築與近代建築調查》嘉義市立文化中心,嘉義市。
76.嘉義市西區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嘉義市:西區戶政事務所。
77.嘉義市役所 編(1933)嘉義市要覽(全),1985年重印,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78.嘉義市東區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嘉義市:東區戶政事務所。
79.嘉義市政府(2003)《嘉義市文獻17:歷史建築專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80.嘉義市政府(2004)《日出嘉義,再造諸羅,阿里山林業鐵道藝文軸帶設計》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81.嘉義市政府文化局(2003)《嘉義市口述歷史叢書(1):嘉義市木材業口述歷史》,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82.嘉義市營林事業調查(2003)《阿里山森林鐵道機關群之研究》,金龍文教基金會,嘉義市。
83.嘉義縣大林鎮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嘉義縣:大林鎮戶政事務所。
84.嘉義縣民雄鄉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嘉義縣:民雄鄉戶政事務所。
85.嘉義縣梅山鄉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嘉義縣:梅山鄉戶政事務所。
86.嘉義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1915)《阿里山木材》臺灣總督府阿里山作業所。
87.福州市地方志編(2001)《侯官鄉土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88.福州市地方志編(2001)《閩縣鄉土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89.福州市地方志編(2004)《福州市地名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90.福州市地方志編(2005)《福州姓氏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
91.福州市地方志編纂、張天錄主編(2004)《福州市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志》海潮攝影藝術出版社:福州市。
92.臺南市東山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臺南市:東山區戶政事務所。
93.臺南市後壁戶政事務所(1905~1945)〈戶口調查簿〉,臺南市:後壁區戶政事務所。
94.臺灣風物雜誌社(1967)《臺灣風物》,第十七卷第五期。臺灣風物雜誌社。臺北縣。
95.蔡榮順、蔡旺洲(2003)《阿里山森林鐵道機關群之研究:嘉義市營林事業調查》,金龍文教基金會出版,嘉義市。
96.蕭梅(1968)《臺灣民居建築之傳統風格》。私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臺中。
97.賴子清,賴明初編撰(1977)《嘉義縣志,卷五,經濟志》,嘉義縣政府,嘉義縣。
98.賴彰能(1995)《日治五十年嘉義有關大事記》嘉義文獻,11期。
99.賴彰能(1998)《日治-明治、大正時期嘉義政商界的老紳士》嘉義市文獻,14期。
100.閻亞寧、林慶元、李盛沐(1995)《傳統建築的民俗觀念》。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臺北。
101.戴志堅(2003)《閩台民居建築的淵源與形態》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建。
102.顏尚文(1999)《嘉義市志》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103.羅哲文(編)(1994)《中國古代建築》,南天書局,臺北。
104.藤島亥治郎著、詹慧玲編校(1993)《臺灣的建築》臺原出版,臺北市。
105.蘇昭旭(2009)《阿里山森林鐵道傳奇》人人出版社,臺北縣。
106.蘇睦喬等 編(2002)嘉義寫真【第二輯】,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二、外文參考書籍
1.Wolcott, F.(1997)Ethnography Research in Education. R.M. Jaeger(Ed)Complementary Method for Research in Education. Washington,DC:AERApp.328
2.乾宏巳(1996)《江戶の職人:都市民衆史への志向》,吉川弘文館,東京都。
3.伊藤ていじ(1985)《第三卷家作の職人》,初版,株式會社東京印書館,東京。
4.內藤昌(1981)《近世大工の系譜》,東京:ぺりかん社。
5.前場幸治(1992)《大工今昔相模職人の周緣》,初版,株式會社冬青社,東京。
6.原田多加司(2005)《古建築修復に生きる屋根職人の世界》,初版,株式會社平文社,東京。
7.司馬遼太郎(1997)《臺灣紀行:街道をゆく (40)》朝日新聞社,大阪府
8.嘉義市役所編(1926)《大嘉義》。
9.嘉義市役所編(1928)《大嘉義》。
10.嘉義市役所編(1929)《大嘉義》。
11.嘉義市役所編(1935)《嘉義市勢一覽》。
12.嘉義市役所編(1936)《嘉義市要覽》。
13.嘉義市役所編(1939)《嘉義市勢一覽》。
14.嘉義市役所編(1940)《大嘉義》。
15.太田博太郎(1993)《日本建築史序說》 增補第二版,第5刷,株式會社彰國社,東京。
16.守屋善兵衛〈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6.03.29(M39)第二版雜報〈嘉義廳之告示〉。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
17.安藤邦廣(2009)《職人ガ與る「木の技」》,東京:建築資料研究社。
18.小川三夫(2011)《棟梁─技を伝え、人を育てる》文藝春秋出版社。
19.平田雅哉(2001)《大工一代》建築資料研究社,東京都。
20.建部恭宣(2006)《京‧近江‧丹後大工の仕事近代から近代ヘ》初版,株式會社思文閣出版,京都。
21.成田壽一郎(1984)《木の匠-木工の技術史》廣島出版會,東京都。
22.村田健一(2006)《伝統木造建築を読み解》學藝出版社,京都市。
23.松浦昭次(2005)《宮大工千年の「手と技」─語りつぎたい、木を生かす日本人の知恵》祥傳社。
24.浜島一成(2006)《中世日本建築工匠史》,初版,芳山印刷株式會社,東京。
25.笠井一子(1999)《京の大工棟梁と七人の職人衆》草思社,東京都。
26.篠原治策(1995)《阿里山登り》新高阿里山,1卷,5期,阿里山國立公園協會,臺灣。
27.臨時臺灣糖務局(1903)《第二次糖業記事》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市。
28.臺灣總督府民政部總務局(1907)《嘉義地方震災誌》。
29.臺灣總督府營林局編(1919)《林業一斑》臺灣日日新報社,臺北。
30.荒木正亘 、 矢ヶ崎善太郎(2011)《町家棟梁: 大工の決まりごとを伝えたいんや》學藝出版社,東京都。
31.蔡焜燦(2001)《台湾人と日本精神 (リップンチェンシン)─日本人よ胸をはりなさい》小學館出版社,東京都。
32.西岡常一(2008)《宮大工棟梁・西岡常一「口伝」の重み》日本經濟新聞出版社。
33.西沢泰彦(2008)《日本植民地建築論》名古屋大學出版社,名古屋。
34.遠藤正敬(2010)《近代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における国籍と戸籍:滿州。朝鮮。臺灣》明石書店,東京都。
35.青木繁(1928)《所謂國立公園と阿里山の將來》。
三、研究報告
1.李乾朗(1988)《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李乾朗(1988)《傳統營造匠師派別之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林宜君、吳宗江、徐明福(2008)《臺南廖枝德司阜落篙程序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 95-2622-E-000.023.CC3new window
4.林宜君、吳宗江、徐明福。2008。《台南廖枝德司阜落篙程序之研究》。國科會NSC 95-2622-E-000.023.CC3。new window
5.邱上嘉(2010)《日治時期臺灣傳統工匠之脈絡性研究:以臺南州嘉義廳戶籍資料為基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6.邱上嘉(2011)《日治時期臺灣傳統工匠之脈絡性研究:以臺南州嘉義廳戶籍資料為基礎I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 100-2410-H-224-019
7.邱上嘉(2012)《日治時期嘉義市傳統大工系譜之調查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8.邱上嘉、方鳳玉(2004)《嘉義市歷史建築清查計畫(上、中、下冊)》嘉義市政府文化局,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9.邱博舜(1996)《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與傳習規畫案報告》,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10.洪文雄(1993)《臺灣地區傳統工匠之調查研究:第一期》,臺中市:東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
11.財團法人鹿江文化藝術基金會(2007)《彰化縣傳統建築修復匠師普查案》彰化縣文化局,彰化縣。
12.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1988)《嘉義市中山公園內木造古建築修復研究》嘉義市政府,嘉義市。
13.國立雲林科技大學(2007)《嘉義市木構造建築方式調查研究》嘉義市文化局。
14.符宏仁(2000)《嘉義市市定古蹟-阿里山鐵路北門驛調查研究規劃》嘉義市文化局。
15.符宏仁建築師事務所(2003)《嘉義市市定古蹟蘇州連宗祠研究規劃》嘉義市文化局。
16.楊仁江(1996)《臺中縣龍井林宅研究》,臺中縣: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17.楊仁江(2004)《嘉義市定古蹟:原嘉義神社附屬館所調查研究》嘉義市文化局,嘉義市。
18.賴志彰(1999)《嘉義市傳統建築與近代建築調查報告》嘉義市文化局
19.賴志彰(2007)《建築類文化資產保存修護傳統工匠調查及培育策略研究》,臺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
20.閻亞寧(1994)《臺閩地區傳統工匠之調查研究:第二期》,內政部民政司,中國科技大學。
21.薛琴(2000)《嘉義營林俱樂部(阿里山林場招待所)調查研究》嘉義市文化局。
22.薛琴(2009)《古蹟、歷史建築、聚落及文化景觀之維護、修復匠師人力資源守護計畫》,臺中: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
四、期刊與論文
1.Pei-Chi Su, Shang-Chia Chiou, Takeyuki OKUBO,2012, ON THE TREAD OF TRADITIONAL CARPENTERS FROM JAP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IN CHIAYI CITY, 日本建築學會計畫系論文集 第77卷, 第679號, 2271-2281, 2012年9月。
2.王一婷(2005)《嘉義市木材業發展的產銷運作與社群網絡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3.市制誌(1936)《台日報》93-94。
4.向明珠(2003)「嘉義稅務出張所」價值爭議的回顧,《嘉義市文獻》第17期‧歷史建築專輯,嘉義市文化局: 81-106。
5.周憲文(1957)〈清代臺灣經濟史〉,《臺灣文獻叢刊4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北市。new window
6.林秀姿(1993)《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年到1940間的嘉義市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7.林秀姿(1996),〈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至1940年間嘉義市區政治面的觀察(下)〉,《臺灣風物》(46卷第3期):105-127。
8.林秀姿(1996),〈一個都市發展策略的形成:1920至1940年間嘉義市區政治面的觀察(上)〉,《臺灣風物》(46卷第2期):35-57。
9.林邦輝(1981)《台灣傳統閩南式廟宇營建與施工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程技術研究所設計技術學程建築設計組,碩士論文。
10.林宜君,吳宗江,徐明福(2008)臺南廖枝德匠師落篙程序之研究《民俗曲共》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16卷):141-184。
11.邱上嘉(1990)《臺灣一般傳統木構造民宅營造技術的多樣性研究-以嘉南平原地區匠師訪談為例》,東海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
12.邱上嘉、方鳳玉(2003)嘉義市的日治時期歷史建築介紹,《嘉義市文獻》第17期‧歷史建築專輯,嘉義市文化局:059。
13.侯念祖(2000)《以工匠為師:對鹿港小工匠的經驗考察》東海大學社會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14.洪文雄,〈從現存實例及台灣工匠的體驗探討中國傳統穿斗式屋架的演變〉。《東海學報》24卷:547-603。new window
15.師嘉瑀(2007)《圖繪復原下的嘉義市街生活歷史變遷》,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16.徐明福,〈歷史性建築的保留與增建〉《空間》,第17期:15-17。
17.徐裕健,〈台灣傳統建築架構設計原則之探討〉。《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二卷第一期,72年6月:71-85。new window
18.張志源(2008)《臺灣嘉義市空間變遷之研究:空間地方性想像之觀點》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19.張素玢(2001)《臺灣的日本農業移民——以官營移民為中心(1909-1945)》,新店:國史館。new window
20.梁華璜(1989)〈日據時代臺民赴華之旅卷制度〉,《臺灣風物第39卷第3期》,臺灣風物雜誌社,臺北市。new window
21.莊耀棋(2002)《在臺惠安峰前村蔣氏打石匠司群之研究》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2.陳正哲(1998)《日治時期臺灣地震災害對建築與都市發展影響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3.黃廷碩(2006)《嘉義市的都市保存與再發展》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24.葉乃齊(1989)《古蹟保存論述之形成》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5.葉乃齊(2000)《臺灣傳統營造技術的變遷初探—清代至日本殖民時期》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26.福澤諭吉(1895)《嚴重に處分す可し》,時事新報,明治28年8月14日。
27.趙文傑(2002)《臺灣傳統匠師參與古蹟修復之研究》,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28.劉敬明(2005)《大木司傅葉金萬、徐清及其派下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29.蔡俊堯(2004)《日治時期嘉義市區改正計畫與公共建設》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30.蔡雅蕙、徐明福(2010),《1910-30年代臺灣傳統建築彩繪匠司譜系之探討》,〈民俗曲藝〉第169期:89-146。new window
31.蔡蕙頻(2009),〈日治時期臺灣的宗教發展與尊皇思想初探〉,《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0卷第1期):119-142。new window
32.賴志彰(1996)《投機城市的興起-戰後臺中市都市空間轉化之研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33.謝曉琪(2007)《嘉義市市街空間變遷之研究-以清代至日治時期地圖為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碩士論文。
34.蘇沛琪(2004)《歷史性建築之「文化資產環境影響評估」研究-以嘉義市營林機關歷史建築群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所碩士論文。
35.蘇沛琪,邱上嘉(2012)《日治時期中國籍傳統工匠執業與脈絡研究》建築學報,臺灣建築學會。第82期,2012年12月,冬季號。new window
36.蘇沛琪,邱上嘉(2012)《日治時期嘉義市傳統工匠脈絡研究》科技期刊,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出版。(已審核)new window
37.蘇沛琪,邱上嘉(2012)《日治時期福籍傳統工匠執業與脈絡研究》設計學報,中華民國設計學會。卷17,第3期,2012年9月:95-113。

五、網路資源文獻
1.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9%A6%96%E9%A1%B5
2.百度網站http://site.baidu.com/
3.嘉義市政府網站http://www.chiayi.gov.tw/2011web/index.aspx
4.嘉義縣政府網站http://www.cyhg.gov.tw/index.html
5.嘉義林區管理處http://chiayi.forest.gov.tw/mp.asp?mp=340
6.中國福州-福州市人民政府網http://www.fuzhou.gov.cn/
7.中國長樂地方志網http://www.cldfz.com/
8.日治時期戶口調查資料庫http://www.rchss.sinica.edu.tw/popu/operill.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