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談跆拳道選手體能訓練實際應用--以臺北縣立育林國中為例
書刊名:淡江體育
作者:陳福進王元聖 引用關係王俊傑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2
頁次:頁220-228
主題關鍵詞:跆拳道體能訓練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4
  • 點閱點閱:6
育林國中為了落實教育部推行的一校一運動政策,長期為跆拳道界培育出許多優秀選手,包括有楊淑君、曾憶萱和曾珮華等都曾獲選為亞運的國手,並獲得優異的成績;其中楊淑君更遴選代表中華民國參加2008年北京奧運跆拳道項目的選手。該校跆拳道隊經由專業的技術指導及配合科學化訓練方式,並透過參與97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實施體能訓練的實例,冀望能夠提供其他跆拳道教練做為教學、技術及體能訓練的參考。
期刊論文
1.陳銨漵、邱共鉦(20080800)。跆拳道競賽規則修訂對我國選手比賽成績影響之探討。大專體育,97,115-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俞智贏(20060600)。從新規則的修定探討男子體操訓練方法的因應。中華體育季刊,20(2)=77,86-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榮培(20020300)。跆拳道運動員專項體能與致勝要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1)=60,11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共鉦、蔡明志(20061200)。2006年卡達亞運跆拳道培訓隊專項體能訓練計畫。運動教練科學,7,97-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台閣(20051200)。再創奧運巔峰。國民體育季刊,34(4)=147,21-25+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志雄(2000)。跆拳道週期訓練計畫。文化體育,17,92-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麥久(1997)。論運動訓練計畫。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鴻江(2004)。普通高校公共體育選課教材--學校體能教程。臺北市:諾亞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owers, S. K.、Howley, E. T.、林正常、林貴福、徐台閣、吳慧君(2002)。運動生理學:體適能與運動表現的理論與應用。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洪商來(1997)。最新跆拳道。台南市:世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mpa, T. O.(2004)。Periodization--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6.Micheli, L. J.(1984)。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Sports Medicine。Boston:Little, Brown。  new window
7.曾凡輝、王路德、邢文華(1992)。運動員科學選材。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