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土地徵收制度中的公共利益困境:問題與展望
書刊名:育達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柳金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Chin-tsai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
頁次:頁131-151
主題關鍵詞:土地徵收公共利益土地出讓金地方政府Land expropriationPublic interestLand transferring feeLocal governm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1
期刊論文
1.蔡佩娟、簡博秀(200809)。土地徵收法規與中國地方政府--以廣州大學城土地徵收事件為例。土地問題研究季刊,7(3)=27,50-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萬朝林(2003)。失地農民權益流失與保障。經濟體制改革,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國明、江華(2006)。我國徵地糾紛的現狀、特徵及解決機制。南方農村,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慧博(200805)。城市化進程中失地農民受排斥的政策性原因分析。河南大學學報,48(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0507)。土地爭議案不斷上升,東部沿海省分最為突出。數據中國,29,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姜樂軍(2007)。試論當前農村集體上訪的成因與對策。雲南行政學院學報,20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董再平(200812)。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現狀、成因和治理。理論導刊,2008(12),1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啟良(2005)。值得關注的城市化浪潮與失地農民現象。統計研究,1,79-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忠好(2004)。中國土地徵用制度:反思與改革。中國土地科學,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曉威(200804)。論土地徵用。時代經貿,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維洛(200603)。為什麼水利工程徵地時衝突不斷?。當代中國研究,13(1)=92,53-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石佑啟、苗志江(2008)。論農村土地徵收與農民收益保護。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6(1),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何光學(2006)。完善我國土地徵收制度的法律思考。貴州財經學院學報,5,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倩、蔡海燕(2008)。我國農地徵收補償制度的缺陷與完善。河北農業科學,12(12),142-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彭文甫、周介銘、李世強、王廣杰(200411)。改革和完善現行土地徵用制度的思考。四川師範大學學報,31(6),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505)。農地政策將大幅度調整,四個突破值得關注。領導決策信息,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安徽省財政廳課題組(2006)。基於制度經濟學視角的土地出讓金研究。經濟研究參考,9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保華(200708)。中國土地徵收程序立法研究。廣西農學報,22(4),27-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徐琴、張亞蕾(200704)。論徵地權過度使用的防止與中國徵地制度改革。中國土地科學,21(2),7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宋文霞(2008)。我國農村土地徵收補償法律問題研究。農村經濟,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趙賀(200601)。城市化過程中農地產權缺陷與地方政府行為。中州學刊,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雲寶(2005)。中國城市化中的農民土地問題考量。創造,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紅建(200907)。土地徵收過程中政府角色的定位。貴州社會科學,7,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文靜(2008)。物權法中公共利益的界定分析。法制與社會,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楮江麗(200903)。美德日實施憲法公共利益條款之比較研究。河北法學,27(3),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吳悅(200611)。我國農地流失的現狀、成因與對策分析。安徽大學學報,30(6),1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錢天國(2006)。『公共使用』與『公共利益』的法律解讀--從美國新倫敦市徵收案談起。浙江社會科學,6,8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2006)。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民土地問題研討會綜述。上海農村經濟,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利明(2005)。物權法草案中徵收徵用制度的完善。中國法學,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黃松有(2006)。物權立法中若干爭議問題之我見。法學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趙德余(2009)。土地徵用過程中農民、地方政府與國家的關係互動。社會學研究,2,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彭誠信、劉海安(200901)。論徵收制度中認定公共利益的程序性設計。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49(1),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洪朝輝(2004)。論中國農民土地財產權利的貧困。當代中國研究,2,5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河中舟(2005)。徵地補償新標準有助於更多農民納入到社保體系。中國改革,1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徐瑞娥(2006)。中國失地農民的現狀、原因與對策。經濟研究參考,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丁文(2007)。論中國土地徵收救濟機制之建構----以比較法為視角。中國農村觀察,4,5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付麗洁、何麗娟(2007)。論土地徵收制度的完善與建設用地使用權制度改革的統籌協調。中華農業大學學報,24(4),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汪軍民(2007)。土地徵收的經濟學分析。理論月刊,7,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雷子君(2007)。農民維權體系的構建。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郭步堯(2006)。完善我國土地徵收法律制度的思考。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利根(2003)。土地徵用制度改革與創新:一個經濟學分析框架。中國農村觀察,6,40-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陳國富(2006)。財產規則、責任規則、不可轉讓規則與農地產權保護----農地徵用中農民利益受損的法經濟學分析。開放時代,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楊麗君(2008)。完善的物權法需要界定公共利益。山西財經大學學報,30(1),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韓現國、彭玉蓉(2007)。集體土地徵用中「公共利益」被濫用的根源與對策。農業網絡信息,5,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樓戬(2005)。建立平衡的利益協調機制----中國土地制度變遷的方案選擇。中共中央黨校學報,9(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于建嶸(200601)。當代中國農民的以法抗爭--關於農民維權活動的一個解釋框架。中國農村發展研究報告(第五輯)--聚焦三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小云、左停、葉敬忠(2005)。中國農村情況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睿(200803)。近萬億土地出讓金用在農民身上有多少。黨政幹部文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嚴新明(2008)。失地農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研究。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運春、周建明(200603)。農村、農民在轉型中的社會風險與中國社會發展的挑戰。鄉村中國評論(第一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小云、左停、葉敬忠(2005)。2005年:中國農村情況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敬學、張旭鋒。陝西省失地農民現狀和出路問題的調研報告。中國農民問題研究(第一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佳蔚。論公共利益之合理界定--以中國最牛的釘子戶為視角。行政與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坤、李志強(2009)。新中國土地徵收制度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廖小軍(2005)。中國失地農民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其仁(2002)。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金麗馥(2007)。中國農民失地失地問題的制度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方(20061120)。朱文錦事件背後:上海土地交易制度被關注,http://big5.news365.com.cn:82/gate/big5/www.news365.com.cn/wxzt/wx_jingji/shtdglccfb/ccfbgfpl/200704/t20070406_1362139.htm。  new window
2.蕭瀚(20070405)。土地徵收與『非公推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70302)。公共利益需要通過民主程序界定,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3/5/4/100335499.html?coluid=13&kindid=98&docid=100335499。  new window
4.秦暉(20081007)。十字路口的中國土地制度改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