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香港「普教中」課堂語言剖析:以三位小學教師為例
書刊名:基礎教育學報
作者:梁佩雲
作者(外文):Leung, Pamela Pui-wa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8:2
頁次:頁1-20
主題關鍵詞:普教中課堂語言語文教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52
期刊論文
1.郭思豪(2007)。PMI課堂的教學語言效能探析。基礎教育學報,16(2),2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歐陽汝穎(2003)。香港普通話教育的過去、現況和未來。普通話教育的發展和推廣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香港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1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戴園園、李紅妹(2003)。縱橫一次示範教學--論用普通話教中文的可行性。普通話教育的發展和推廣國際研討會。香港:香港大學教育學院香港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249-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白曉明(2002)。教師言語表達。杭州:寧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必松(1992)。華語教學講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eil Mercer、林立偉、鄧廣威(2004)。在指導下的知識建構。香港:香港公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姜麗萍(2008)。對外漢語教學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志成(2001)。教學語言論。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2003)。提升香港語文水平行動方案--檢討總結報告。香港:政府印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筱玲(2005)。香港地區用普通話講授小學中國語文課的實驗與研究。香港:小學中國語文教育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國祥(2002)。用普通話教中文的問與答。香港:香港教育學院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泉(2005)。對外漢語教學理論思考。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tubbs, M.(1983)。Discourse analysis: The sociolinguistic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Oxford: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11.Richards, Jack C.、Rodgers, Theodore S.、吳君平、劉遠城、詹明峰、劉家禎(1997)。語言教學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azden, Courtney B.、蔡敏玲、彭海燕(1998)。教室言談:教與學的語言。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香港課程發展議會(2002)。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中三)。香港:政府印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偉傑(2005)。普通話教中國語文的成效和展望。惠僑英文中學教研文集--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香港:惠僑英文中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順祥、過常寶(2005)。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的意義和作用。惠僑英文中學教研文集--以普通話教授中國語文。香港:惠僑英文中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珣(1997)。對外漢語教學的基本原則。對外漢語教學概論。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ercer, N.(1991)。Researching common knowledge: Studying the content and context of educational discourse。Doing educational research。London: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