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消費者個人資訊隱私權--美國千禧年著作權法(DMCA)之啟發
書刊名:法令月刊
作者:黃宏全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1:11
頁次:頁67-80
主題關鍵詞:資訊隱私權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網路侵權傳票個人資訊正當法律程序著作權利人消費者保護責任限制防盜拷措施SubpoenaDMCADRMIS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任文瑗、范錚強、許通安(20061200)。資訊隱私侵害行為意圖之研究。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6(2)=11,77-9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詠萱(19990700)。美國「1998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案」淺析。資訊法務透析,11(7),38-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惠敏(20070600)。安全港真的安全嗎?--從美國DMCA第512條安全港條款看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限制之設計。萬國法律,153,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ohen, Julie E.。The Law And Technology Of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DRM and Privacy。Berkeley Tech. L. J.,18,575。  new window
5.陳怡靜、林怡君、孫玉達(20071100)。數位時代著作權如何有效保護--美國網際網路服務提供者責任立法及著作權法第512條安全港條款的實務運用。智慧財產權月刊,107,30-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銘洋(20010300)。論網域名稱之法律保護。智慧財產權,27,17-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Reichman, Jerome H.、Dinwoodie, Graeme B.、Samuelson, Pamela(2007)。Copyright,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technology, and consumer protection: article: A Reverse Notice and Takedown Regime to Enable Public Interest Uses of Technically Protected Copyrighted Works。Berkeley Tech. L. J.,22,981。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家駿(20041130)。經濟部智慧財產局委託研究專案著作權科技保護措施之研究研究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仁傑(2008)。著作權法反規避條款中相容性問題之法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俊幟(2004)。論科技保護措施與反規避條款--以美國DMCA為核心(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游雅鈴(2007)。著作權法科技保護措施與消費者權益衡平之研究--以音樂產業為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淑美(2006)。網路服務業者之侵權責任--以著作權侵權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國忠(2003)。以美國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探討我國網路服務提供者之著作權侵害責任(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賴文智(2003)。數位著作權法。翰蘆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銘洋(2008)。數位內容之著作權基本問題及侵權。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Nimmer, David(2003)。Copyright: sacred text, technology, and the DMCA。The Hague:New York: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