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李漁家班演員培訓及其理論探討
書刊名:藝術論衡
作者:陳佳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a Pi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復刊3
頁次:頁21-47
主題關鍵詞:李漁李漁家班表演學演員修養演員培訓Li-yuOpera troupe of family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Performance learnsActor accomplishmentActor trai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朱秋娟(2008)。李漁家班系年。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2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秋娟(2008)。李漁家班與《閒情偶寄》的戲曲理論。藝術百家,1,145-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秋娟(2008)。李漁與他的家班女樂。古典文學知識,1,101-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錦華(2003)。《閒情偶寄》成書時間考辨。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53-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書瀛(1996)。《李漁的儀容美學》序說。浙江師大學報,4,59-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計文蔚(1988)。李漁論妝飾打扮。藝術百家,2,107-1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柏良(1985)。李漁與二姬。當代戲劇,8,6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柏梁(1993)。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上)。戲曲藝術,3,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謝柏梁(1993)。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中)。戲曲藝術,4,4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柏梁(1994)。李漁的戲曲美學體系(下)。戲曲藝術,1,5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果泉(2000)。李漁家庭戲班綜論。南開學報,2000(2),24-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沈惠如(19921000)。李漁家伶演劇研究。德育學報,8,119-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天成(1990)。李漁演劇活動摭談。藝術百家,1990(4),53-59+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詹皓宇(20091200)。書寫才女--李漁〈喬復生王再來二姬合傳〉評析。東方人文學誌,8(4),173-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秋娟(2006)。李漁家班與李漁戲曲創作、戲曲理論間的互動(碩士論文)。揚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畢嵐(2004)。論市場語境下戲劇的生存(碩士論文)。武漢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莉莉(2004)。試論李漁戲曲理論和創作實踐的錯位關係(碩士論文)。蘇州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慶(2002)。論李漁家班的演劇之路(碩士論文)。上海戲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忌、劉致中(198906)。中國崑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漁(1998)。李漁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漁、馬漢茂(1970)。李漁全集。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上海崑劇團、俞振飛(2002)。振飛曲譜。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杜書瀛(1998)。李漁美學思想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強(199602)。李漁研究。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發穎(2003)。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惠玲(2006)。戲曲班社研究:明清家班。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陸萼庭(2002)。崑劇演出史稿。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水雲(2005)。明清家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偉業、李學穎(1990)。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杜書瀛。論李漁的戲劇美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姚文放(1997)。中國戲劇美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果泉(2004)。雅俗之間─李漁的文化人格與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春樹、駱雪倫、王湘云(2008)。明清時代之社會經濟巨變與新文化:李漁時代的社會與文化及其現代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