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文化詮釋武術
書刊名:彰化師大體育學報
作者:呂冠伯唐人屏 引用關係黃建賓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9
卷期:8
頁次:頁25-31
主題關鍵詞:武術文化功力練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0
武事,是昔日戰爭與其相關事務的總稱,其內涵包括了武術的本源。武事和文化間的交互影響向來密不可分,由武事演變而來的武術當然亦是文化範疇之一。中華武術一直被強調為傳統文化下的產物,然而武術傳承與發展的過程中,似乎忽略了文化上的觀察,而只是形式上繼承先人的舊有「練法」,未能在其原理原則上加以理解並歸納後,突破出新的「練法」,以求有效果、高效率、具有完整教學流程的將武術推廣,因此造成武術至今不能順利融入文化之中;即當今武術傳承皆重在「承先」,而忽略「時間」與「空間」的變化,使最重要的「啟後」出現問題。故欲武術得到新的開展,則必須重新剖析武術的本質,並編創出符合文化環境的新「練法」,方能使武術回歸文化的一部分,不至使精髓被歷史洪流所淹沒。
期刊論文
1.唐人屏、林鈺萍、唐文中(20080600)。從五步拳學習武術共性。彰化師大體育學報,7,19-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愛翠(1998)。試談武術中五種主要步型的教學。體育函授通訊,2,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紀(1987)。中國武術論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志禹(1997)。武術形神論。上海體育學院學報,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警鐘(1983)。渾元一氣功圖解。臺北市:華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戈武(1996)。中國武術實用大全。臺北市:五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中舒(1988)。甲骨文字典。四川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孝定(1965)。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