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法律人為何而戰?--從理性的角度談談法律職業的倫理兩難
書刊名:兩岸商法評論
作者:王寶蒞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1
頁次:頁139-148
主題關鍵詞:倫理理性自由普遍化原則實質理性形式理性交往倫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江宜樺(200307)。公共領域中理性溝通的可能性。公共性與公共知識分子,179-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春學(1994)。近代資本主義精神與新教倫理的關係。經濟研究,5,79-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正修(2006)。西洋哲學史:近代哲學。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ngeles, Peter A.、段德智、尹大貽、金常政(2004)。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Jary, David、Jary, Julia、周業謙、周光淦(2005)。社會學辭典。臺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忠華(2005)。韋伯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導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火旺(200609)。倫理學。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程志民(200511)。康德:近代第一大哲。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穎(200307)。非理性及其價值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萊因哈特.本迪克斯、劉北成等(200704)。馬克斯.韋伯思想肖像。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國勳(198909)。理性化及限制。台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擎(200610)。懸而未決的時刻:現代性論域中的西方思想。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龔群(200304)。道德烏托邦的重構--哈貝瑪斯交往倫理思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戈(200107)。韋伯論西方法律的獨特性。韋伯:法律與價值.思想與社會第一輯。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