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排球運動的技、戰術發展歷史分析
書刊名:淡江體育
作者:解德春邱鑾英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4
頁次:頁61-71
主題關鍵詞:排球運動技戰術比賽規則滾翻救球後排攻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世界各國在國際排壇上的興衰沉浮,無不與其球技的進步、戰術的創新,連結在一起,彼此關係密切。諸如:1950年代「蘇聯」的高打強攻技、戰術,捷克的低手接球動作;1960年代日本女排的滾翻救球和側面肩上鈎腕漂浮發球;1970年代日本男排的搭配攻擊戰術,「東德」的高打點技術和波蘭的後排攻擊戰術;1980年代美國、巴西的跳躍扣發球技術;1990年代中期的用「腳」擊球動作等,皆是各國推動排球運動巨輪向前邁進的舵手。因此,藉由文獻資料的探討,旨在瞭解排球運動技、戰術發展史的意義和影響排球運動發展的走向,及對未來排球運動發展的重要性。
期刊論文
1.張革培(1994)。試運用麥魯斯(Magnus)效應對排球正面上手發球之探討。體育函授,3/4,115-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宗耀(1986)。戰術的演變,流派的發展。中國排球,1986(3),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新亞(2000)。試論現代排球技術的發展趨勢。濟寧師專學報,21(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金輝(20010300)。簡述排球運動的發展趨勢。嶺東體育,1,177-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西川順之助(1973)。とことん人生。月刊バレ一ポ一ル,27(1),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山勉(1983)。コンビバレーの生い立ち。月刊バレーボール,37(6),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小山勉(1983)。コンビパレーの生い立ち。月刊パレーボール,37(6),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田中幹保(2001)。オフェンスの考え方。Coaching & playing Volleyball,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竹茂(1985)。排球跳躍扣球發球之研究。台北市:知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池田久造(1985)。バレーボールルールの変遷とその背景。東京:日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德壽(1984)。排球訓練理論與應用之研究。臺北:知音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中村昌枝、神田好子(2010)。回転レシーブは「回転レシーブ.トス」だった!。バレーボール百科事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森田淳悟(2010)。一人時間差攻撃誕生秘話。バレーボール百科事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