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色彩意象對搖滾CD專輯購買行為之影響--以臺北地區消費者為例
書刊名: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作者:陳奕亘張庭芳黃思維陳柏伸王怡翔
出版日期:2010
頁次:頁48-58
主題關鍵詞:色彩意象搖滾購買行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30
本研究為探討色彩意象對搖滾CD專輯購買行為之影響。CD專輯封面的設計對消費者而言是平面廣告宣傳最直接的方式,而色彩意象便是廣告表現的重要元素之一,具有傳達、識別與象徵等功能。根據心理學家指出,每一種顏色都具有象徵的意義,當視覺接觸到某種色彩時,大腦神經便會接受色彩發出的訊號,即時產生聯想。而設計師往往藉由色彩之運用,引導一般人產生心理上的聯想,加強平面設計品的視覺感染力。由於大部分的搖滾CD專輯外觀都有所謂配色上的問題,以單色構成版面所佔的比例甚少,而不同的配色在視覺上所產生的色彩意象也會不同,同一種色彩會因為面積的大小形狀、所處位置與視覺的距離而有所改變。本研究將以台北地區消費者為例,針對喜愛搖滾樂之消費者做問卷調查,整合色彩意象對搖滾CD專輯購買行為之影響,予以業者與設計師做為參考資料與建議。
期刊論文
1.林彥呈、管倖生(20001100)。產品色彩與造型搭配相關性之研究。工業設計,28(2)=103,148-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天任(2000)。非藝術性選配色方法之研究。色彩應用與色彩科學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天任(2001)。運用色票與實景在色彩心理反應研究之差異性比較。色彩學研討會--色彩設計、應用與科學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7/19-0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怡君(2006)。文化與色彩偏好對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影響--以汽車產業為例(碩士論文)。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祖賜(2006)。年輕消費者對MP3隨身聽造形要素於價值感認知差異之研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淑玲(2004)。色彩認知和配色感覺之研究--以改變配色形狀和面積比對色彩意象影響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淑娟(2003)。類神經遺傳演算法應用於產品配色系統之建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崇憲(2005)。應用色彩審美度於手機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佳芬(2007)。色彩意象對平面廣告的傳達效果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昱帆(2008)。配色面積對於色彩意象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智鈞(2008)。色外貌模式在彩色包裝印刷應用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伯.帕默(2004)。搖滾樂:狂躁的歷史。商周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tten, Johannes、蔡毓芳(2001)。造型分析。台北:地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書堯(2002)。色彩學認識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eorge, Nelson、何穎怡、蕭秀琴(2002)。嘻哈美國。臺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介英(2001)。色彩學--色彩計畫與配色。臺北市:美工科技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nnett, Andy、孫憶南(2004)。流行音樂的文化。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