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動態虛擬教具在數學學習應用成效之實證研究回顧
書刊名:雲嘉特教期刊
作者:朱淳琦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4
頁次:頁44-52
主題關鍵詞:動態虛擬教具數學學習Dynamic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concrete manipulativesMathematics lear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69
期刊論文
1.李俊儀、袁媛(2004)。資訊科技融入數學教學模組之開發舆研究--以國中平面幾何基礎課程教學為例。花蓮師院學報 (教育類),19,119-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長銘(2009)。虛擬教具應用於國小四年級角概念教學之研究。新竹縣教育研究集刊,9,141-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景聰(2008)。虛擬教具融入國小六年級分數補救教學成效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惠雯(2010)。虛擬教具應用於國中學生學習多項式展開與因式分解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世明(2005)。萬用揭示板的開發與教學應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程柏豪(2006)。資訊科技融入國小數學科教學效益之研究--以國小五年級體積與表面積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玉玲(2010)。數學虛擬教具對等值分數概念學習的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胤禎(2009)。可共同操弄的同步式虛擬教具對學童幾何問題解決過程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佳貞(2008)。虛擬教具教學對國小輕度智能障礙學生200以內數的規律概念學習成效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瑞蘭(2008)。虛擬教具應用於國小三年級周長與面積概念教學之影響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莊淑如(2009)。虛擬教具融入國小二年級位值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中原大學,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玉琪(2009)。虛擬教具對於國中學生學習鑲嵌圖形之影響。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彭健彰(2008)。虛擬教具應用於國小四年級重量概念教學之影響研究。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郁樺(2008)。虛擬教具應用於國小四年級位值單位轉換概念補救教學之成效。國立交通大學,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鴻文(2009)。虛擬教具對國小六年級學童實施圓周率與圓面積教學之應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鄭千佑(2008)。虛擬教具對國小學生等值分數彈性思考表現之影響。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數學學習領域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eimer, K.、Moyer, P. S.(2005)。Third-Graders learn about fractions using virtual manipulatives: A classroom study。ERIC database. (EJ724762)。  new window
其他
1.Haistings(2009)。Using virtual manipulatives with and without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to teach first grade multi-digit addition,http://proquest.umi.com/pqdweb。  new window
2.Bolyard, J.,Moyer-Packenham, P.(2006)。The lmpact of virtual manipulatives on Psychology of Mathematics & Education of North America。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