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眺望景觀的手法應用於都市景觀管制之研究
書刊名:環境與藝術學刊
作者:曾憲嫻 引用關係陳柏文
作者(外文):Cheng, Hsien-hsinChen, Po-we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1
頁次:頁49-68
主題關鍵詞:眺望景觀景觀管制景觀保存都市景觀日本View landscapeLandscape controlLandscape maintenanceUrban landscapeJap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93
近年來景觀保存意識逐漸被強調,不僅是特定保存區內的景觀受到重視,整體的景觀保護與其周遭都市景觀的關係也逐漸受到關注,連帶影響世界對於都市景觀規劃的潮流,許多城市都在嘗試一些新的景觀保存與管制手法,大尺度、眺望景觀的規劃設計,成了眾多都市進行景觀保存和周遭景觀管制與規劃的重點;反觀國內都市景觀規劃現況,對於眺望景觀的了解仍是一知半解,相關研究與應用同樣缺乏,面對台灣這樣土地狹小卻擁有多元地形的地理環境,同時有著土地使用開發強度高的問題,都市內部高樓大廈林立,使得都市內部景觀保存更加不容易。然而與我們位置相近、景觀環境條件相似的日本,1970年代開始即對景觀規劃與保存等訂定相關條例,並持續關心相關議題,2004年景觀法正式上路後,以眺望景觀保存為主的相關行政作業、NPO團體和地區運動逐漸興起,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因此,本研究試圖透過日本眺望景觀相關研究的整理,將西村幸夫、卓野源、小浦久子等學者對於眺望景觀的看法釐清,並進而將其所提出之眺望景觀類型進行整理,同時選出日本京都與岡山兩大重點城市,分析不同城市以眺望景觀概念應用於都市景觀管制之策略與手法,了解日本眺望景觀的發展歷程、相關管制策略以及實際規劃情況等,找出其運用於都市管制的優缺點,同時舉出適合台灣的作法,以做為台灣都市景觀管制策略發展學習的參考;最後,期望透過本研究,針對目前國內都市之景觀保存與管制等問題,並藉由眺望景觀的概念納入都市景觀管制,提出未來台灣都市景觀保護與管制相關的策略方向和建議。
期刊論文
1.陳湘琴(20070300)。日本城鄉風貌形塑制度與景觀計畫實施之調查研究--以觀光地區京都市為例。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學報,26(1),8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G. Cullen(1975)。都市の景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村幸夫(1997)。環境保全と景観創造--これからの都市風景へ向け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篠原修編(1998)。景観用語事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岡山市(1999)。おかやま都市マスタープラン(原案)手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岡山市都市整備局都市計画課都市景観係(2000)。後楽園の背景保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浦久子(2005)。景觀法與區域環境景觀營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內海麻利(2005)。景觀條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西村幸夫(2005)。景観まちづくりの課題と景観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岸田里佳子(2005)。景観法活用のポイン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野源卓(2005)。普通のまちに「良好な景観」えおつくり--「眺望」による景観計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澀谷俊彥(2005)。後楽園の背景保全と中弖市街地の景観形成(岡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京都市都市景観部市街地景観課(2007)。京都市眺望景観創生条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横山夏来(2008)。京都市眺望景観創生条例にみる眺望景観保全の有効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曾憲嫻(2008)。日本景觀維護的觀念與制度應用於區域性保存之研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台北縣政府、中華民國景觀學會(2005)。台北縣景觀綱要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岡村祐(2009)。視点場の指定と景観誘導範囲の設定に着目した眺望景観保全計画の類型化--我が国における眺望景観保全の計画理論に関する研究(その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