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讀經教育的時代意義
書刊名:鵝湖
作者:高瑋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ao, Wei-chie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37:11=443
頁次:頁56-64
主題關鍵詞:讀經教育時代意義常道高明博厚中西融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海印子。我對大陸讀經十年的回顧。讀經通訊,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麗容(1986)。民初讀經問題初探(一九一二--一九三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弘(2007)。經典與實踐--當代臺灣讀經運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財貴(2008)。兒童讀經教育說明手冊。臺北:全球讀經教育基金會華山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慶萱(1988)。周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南懷瑾(1987)。易經雜說(一)--易經哲學之研究。臺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六甲文教基金會(1998)。談經典教育與人類潛能開發。馬來西亞:馬六甲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守仁(1976)。稽山書院尊經閣記。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十力(2006)。經為常道不可不讀。讀經:啓蒙還是蒙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復觀(2006)。當前讀經問題之爭論。讀經:啓蒙還是蒙昧?。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邦雄(1995)。從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看當代新儒家的精神開展。時代與感受。臺北:鵝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守仁(1976)。詠良知四首示諸生。王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