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王堆帛書醫書卷書手的判別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李憲專
作者(外文):Li, Hsien-chuan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2
頁次:頁123-161
主題關鍵詞:馬王堆帛書醫書書手五十二病方卻穀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養生方雜療方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38
馬王堆帛書醫書分成五卷,其中〈足臂十一脈灸經〉、〈陰陽十一脈灸經〉甲本、〈脈法〉、〈陰陽脈死候〉、〈五十二病方〉等五種同書一卷,為方便敘述,以下簡稱〈五十二病方合卷〉;〈卻穀食氣〉、〈陰陽十一脈灸經〉乙本、〈導引圖〉等三種同書一卷,簡稱〈卻穀食氣合卷〉;〈養生方〉、〈雜療方〉、〈胎產書〉各自書於不同絲帛上。依書寫習慣、形體特色、用筆特徵等進行分析比較,馬王堆帛書醫書卷至少是由七位書手為之。分別是〈五十二病方合卷〉、〈五十二病方〉卷末第四百五十八至四百六十二行、〈養生方〉、〈卻穀食氣合卷〉、〈胎產書〉、〈雜療方〉第一至五十三行、〈雜療方〉第五十四至七十九行,書手皆各有其人。
期刊論文
1.林進忠(19900300)。傳李斯刻石文字非秦篆書法實相--戰國秦漢篆隸書法演變的考察。藝術學,4,7-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蘭(1975)。馬王堆帛書《卻穀食氣篇》考。文物,1975(6),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進忠(199810)。曾侯乙墓出土文字的書法研究--附論小篆的真實形象。中國書道學會。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進忠(2001)。新出土商周秦漢墨跡文字的篆隸筆法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杜忠誥(2001)。說文篆文訛形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世瓊(1997)。馬王堆帛書文字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夢家(2004)。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松長(199612)。馬王堆帛書藝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華人德(199910)。中國書法史、兩漢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傅舉有、陳松長(1992)。馬王堆漢墓文物。長沙:湖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駢宇騫、段書安(2006)。二十世紀出土簡帛綜述。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書法院(2009)。簡帛書法研究。榮寶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沃興華(1997)。中國書法全集5秦漢簡牘帛書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艾蘭、邢文(2004)。新出簡帛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沃興華(1997)。中國書法全集6秦漢簡牘帛書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文貴(2000)。文書證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進忠(1991)。馬王堆醫簡「十問」的書法字形淺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進忠(1997)。認識書法藝術①篆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1985)。馬王堆漢墓帛書【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慎(1971)。說文解字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湖南省博物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74)。長沙馬王堆二、三號漢墓發掘簡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曉菡(1974)。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概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鍾益研、凌襄(1975)。我國現已發現的最古醫方--帛書《五十二病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