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析社會創新的策略與行動--臺灣319鄉兒童藝術工程行動的第一里到萬里
書刊名:亞洲研究
作者:陳慧如 引用關係曾維莉
作者(外文):Chen, Jennifer H.Tseng, Weil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65
頁次:頁183-204
主題關鍵詞:社會創新公民參與表演藝術資源募集Social innovationInnovation diffusionCivil participationFundraising for performing arts even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Kerlin, J. A.(2010)。The Diffusion of State-Level Nonprofit Program Innovation: The T.E.A.C.H. Early Childhood Project。Nonprofit and Voluntary Sector Quarterly,39,478-497。  new window
2.Evans, S.、Clarke, P.(2011)。Disseminating Orphan Innovations。Stanford Social Innovation Review,9(1),42-47。  new window
3.Ahuja, G.(2000)。Collaboration networks, structural holes, and innovation: a longitudinal study。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5(3),425-455。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錦誠(2005)。公益創投之可行性研究--以表演藝術團體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幼霖(2008)。部落格串聯對非營利性組織運用網路傳播影響之探討-以喜憨兒基金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思元(2007)。部落格在表演藝術網路行銷之使用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念真(2012)。週末在遠方的熱鬧。凝聚愛的每一里路。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宜君(2009)。我國文化藝術補助政策與執行評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溫慧玫(2009)。藝文團體經營體質研究案-以臺灣表演藝術團體為面向分析。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Kanter, B.、Fine, A.(2010)。The Networked Nonprofit: Connecting with Social Media to Drive Change。San Francisco CA:Jossey-Bass.anter & Fine。  new window
5.Waddell, S.(2011)。Global Action Networks。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  new window
6.吳靜吉(2012)。期待孩子完整地參與藝術歷程的第二里路。凝聚愛的每一里路。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永豐(2012)。是結束也是開始,臺灣真的做到了。凝聚愛的每一里路。臺北:圓神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德舜(2006)。非營利事業財務管理。臺北:鼎茂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ogers, Everett M.(2003)。Diffusion of innovations。Free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孩子的第一里路-319兒童藝術工程公開網站,http://www.319kidsmile.org/plan.asp。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11)。故鄉,指當你離開時,思念會越來越深的地方,http://blog.chinatimes.com/crjl201/archive/2011/12/17/1081877.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