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介詞「擱」及其語法化--兼與胡彩敏先生商榷
書刊名:中國語文通訊
作者:董淑慧
出版日期:2010
卷期:89/90
頁次:頁125-134
主題關鍵詞:介詞語法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期刊論文
1.褚晶(2006)。山東棗莊方言中的介詞「擱」。現代語文,2006(7),85-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彩敏(2007)。「擱」的新用法--介詞2007(1),封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彩敏(2005)。說「擱」。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5(6),8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崇興、石毓智(2006)。被動標記「叫」語法化的語義基礎和句法環境。古漢語研究,2006(3),3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永(2006)。信息焦點與動詞詞義的虛化。現代語文,2006(3),1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曉紅(2009)。安徽潁上方言中「擱」字的語法特色。皖西學院學報,200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紅梅(2006)。普通話詞匯界說。語言與翻譯,2006(1),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小兵(1997)。介詞的語法性質和介詞研究的系統方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3),109-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許寶華、宮田一郎(1999)。漢語方言大詞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艾軍、傅民(2001)。北京話詞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聶志平(2005)。黑龍江方言中的介詞。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和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一民(1998)。北京口語語法--詞法卷。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藍生(2000)。漢語使役與被動兼用探源。近代漢語探源。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博、王長元(1991)。關東方言詞匯。關東方言詞匯。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行健等(1995)。河北方言詞匯編。河北方言詞匯編。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剛、宋孝才、張秀珍(1997)。現代北京口語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紹克、張家芝(1997)。山東方言詞典。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