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做客「成功」、成功做客--臺東縣成功鎮客家家族記事
書刊名:臺東大學人文學報
作者:許秀霞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卷期:2
頁次:頁137-177
主題關鍵詞:成功鎮客家家族溫泰坤宋番古宋安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成功鎮位於臺東縣東北部,北接長濱鄉、東為太平洋、南鄰東 河鄉、西隔海岸山脈接壤東河鄉和花蓮縣富里鄉,總面積約為144 平方公里。其土地面積雖不大,但因依山面海、風景壯麗,且具有 海港的優勢,許多貨物以及遷徙的人們得以順利地自成功漁港進 出,是以成為漢人移居後山開發的重要據點。 據民國35 年3 月的《日據日記簿》記載,當時遷徙至成功鎮定 居的漢人共有704 戶。其中客籍原鄉的戶數共有391 戶,占了成功 鎮漢人一半以上的人口。且當時在成功鎮的「富人」排行榜中,客 籍人士的人數為11 人,雖落後於閩南籍的15 人;但11 位客籍人士的總資產為42 萬元左右;而閩南籍共15 人的總資產則為38 萬元 左右,可見當時客籍人士在成功鎮擁有相當雄厚的資源。 本論文訪談了成功鎮知名的三個家族,並翔實記錄其家族遷 徙、開墾、創業的故事。訪談對象分別是創辦「廣恆發」商號,成 為當地首富的溫泰坤家族;號稱「柑仔山統領」,熱情供應當地客 家鄉親午餐的宋番古家族;以及成功鎮最具漢學造詣、且建有唯一 客式祠堂的宋安邦家族。這三個家族的原鄉都在屏東縣,藉著這樣 的家族敘事,希冀能為這些胼手胝足、篳路藍縷以啟後山的客族鄉 親們留下歷史的見證。
期刊論文
1.王河盛(20010700)。新港建港滄桑。臺東文獻,復刊6,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河盛(20061000)。臺東縣成功鎮軼聞。臺東文獻,復刊12,8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河盛(20071000)。臺東縣成功鎮軼聞。臺東文獻,復刊13,45-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學堂(20030400)。清代臺東的客家人。臺東文獻,復刊8,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臺東縣政府文化局(1990)。臺東縣八十九年度後山文化研討會論文資料彙編。臺東縣八十九年度後山文化研討會。臺東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臺東縣政府文化局、臺東縣後山文化工作協會(2000)。寶桑椰影。臺東縣:臺東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東縣政府(2008)。臺東縣麻荖漏紀實。臺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後山文化工作群(1996)。加走灣紀事。臺東縣: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後山文化工作協會(1997)。後山代誌第四輯。臺東縣:臺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施添福、劉益昌(2001)。臺東縣史。臺東縣:臺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傳。臺東州采訪冊。臺東縣:臺東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臺東師範學院(1995)。後山風情--臺東縣鄉土教材初編。國立臺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拓榮、羅鼎(1964)。臺東縣志。臺東縣:臺東縣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川明、姜柷山(1999)。臺東縣藝文資源調查結案報告。臺東縣:臺東縣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