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客體關係理論探討性交易少女之缺愛症候群--以一名折翼少女為例
書刊名:輔導季刊
作者:劉佳芳黃宗堅
作者(外文):Liu, Chia-fanHuang, Tsung-cha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50:3
頁次:頁72-77
主題關鍵詞:客體關係理論青少女性交易缺愛症候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Klein, Melaine(1946)。Notes on Some Schizoid Mechanis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Analysis,27,99-110。  new window
2.鄭瑞隆(1997)。少女從娼原因與防制策略之研究。犯罪學期刊,3,85-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瑞隆(2002)。家庭暴力對子女心理健康與行為之影響。二十一世紀亞太地區暴力犯罪問題與對策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瑞隆(2003)。青少年問題介入與處遇之科際整合模式。2003 年青少年問題研討會。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heng, Jui-Lung(2004)。Family pathology and "Lack-of-Love Syndrome" among Adolescent Sex Traders。First Key Issues Conference, Societies of Criminology,(會議日期: 2004/05/13-05/15)。Paris。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宗憲(2003)。援交少女與性交易、色情業少女、一般少女之自我概念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秀絨(1984)。臺灣私娼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慧女(1992)。從娼少女之個人及家庭特質與其逃家行為之分析(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lair, M. S.(1986)。Object Relations and Self Psychology: An Introduction。Belmont , CA:Wadsworth, Inc。  new window
2.Bateman, A.、Holmes, J.、林玉華、樊雪梅(1997)。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踐。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Hamilton, N. Gregory、楊添圍、周仁宇(1999)。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實務。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itchell, S. A.、Black, M. J.、白美正(2011)。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台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Irwin, E.(2001)。Addendum。Ap p r o a c h e s t o Ar t Therapy: Theory and Techniques。New York:Brunner-Routled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