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被閹割的情慾?兒少性剝削防制工作在地實踐知識的反思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廖美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Miriam Mei-li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49
頁次:頁110-124
主題關鍵詞:性交易性剝削情慾兒童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
  • 點閱點閱:97
期刊論文
1.陳竹上(20131200)。臺灣社會離兒童權利公約還有多遠?一位家事調解委員的近身觀察。新世紀智庫論壇,64,42-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連枝(20111200)。探討不同障礙者的情慾問題:一個質性研究成果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24,39-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麗芬(20120900)。論「兒少性交易」為何應正名為「兒少性剝削」。社區發展季刊,139,282-2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琬斯、游美惠(20111200)。年輕女同志的親密關係、情慾探索與性實踐。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31,159-18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美言(20110300)。從“人”的角度--看“情慾存有者”。諮商與輔導,303,5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春蕤(19980100)。女性主義的色情/性工作立場。性/別研究,1/2,200-2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渰雯(20051200)。在「宰制」和「需求」之外--性消費者論述的女性主義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131-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德蘭(20110600)。誰在擲石頭?2009年臺灣商業性交易論述之運動語藝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8,55-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慧玲(19990700)。論我國兒童少年性剝削防治立法--以兒童少年福利保護為中心理念之法律社會學觀點。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2,45-7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ackinnon, Catharine A.(1982)。Feminism, Marxism, Method, and the State: An Agenda for Theory。Signs: Journal of Women in Culture and Society,7(3),515-544。  new window
11.唐文慧、王宏仁(20110600)。結構限制下的能動性施展:臺越跨國婚姻受暴婦女的動態父權協商。臺灣社會研究季刊,82,123-1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美華(20080900)。不可告人的秘密?--一個關於性工作研究中的性、性別與知識生產的反思。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1,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冠勳(2014)。「回顧與前瞻--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青少年的色情教育實踐初探。回顧與前瞻--性別平等教育法立法十週年學術研討會,高雄師範大學 (會議日期: 2014年11月21-2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甯應斌(1997)。獨特性癖與社會建構:邁向一個性解放的新理論。性/別研究的新視野:第一屆四性研討會。台北:元尊文化。109-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琇誼(2000)。違例緣由和保護機制:實例觀察與經驗省思(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佳心(2011)。色情暴動:女性色情的論述結構與情慾能動性(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宜琬(2007)。解構兒少條例的保護處遇女性主義與規訓論述的對話(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暐宏(2013)。性交易處罰法制之法實證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瑜珍(2003)。案主的抉擇,社工員的兩難--不幸少女安置輔導工作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明心(2003)。賣淫的道德研究--當代西方性倫理學中的辯論(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莉惠(2003)。女性婚外情慾歷程之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郁琪(2002)。情慾與禮教的躍動--以未婚女性為例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Irigaray, Luce(1984)。This sex which is not one。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Saul, J. M.、謝明珊、國立編譯館(2010)。女性主義:議題與論證。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密拉•保羅、李建興(2006)。色情消費啓示錄。台北:時報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Jackson, S.(1999)。Heterosexuality in question。Sage。  new window
5.何式凝、曾家達(2013)。從情慾、倫理與權力看香港的兩性問題由。香港:香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ndersen, M.、Taylor, F.、齊力、黃儀娟(2012)。社會學。臺北:雙葉書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orrigan, P.、Leonard, P.(1978)。Social work under capitalism。London, England:Macmillan。  new window
8.Parry, N.、Rustin, M.、Satyamurti, C.(1997)。Social work, welfare and the state。London, England:Edward Arnold。  new window
9.林芳玫(19990000)。色情研究:從言論自由到符號擬象。臺北:女書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慧玲(2004)。家庭法律社會學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幸真(2012)。性別好好玩:流行文化與情慾教學。臺北市: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Dominelli, L.、McCleod, E.(2002)。Feminist Social Work: Theory and Practice。London, England:Palgrave。  new window
13.MacKinnon, Catharine A.(1987)。Feminism Unmodified: Discourses on Life and Law。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4.Foucault, Michel、尚衡(1990)。性意識史:導論。台北:久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Foucault, Michel(1980)。Power and 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New York:Pantheon。  new window
16.Bacchi, C. L.(1999)。Women, Policy and Poli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Policy Problems。London:Sage。  new window
17.鄭麗珍、陳毓文(1997)。「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服務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經驗為例。「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服務模式之研究」-以臺北市經驗為例。台北市: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品章(2008)。方法論--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台南:基礎造形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卡維波(2001)。「婦權派」與「性權派」的兩條女性主義路線在臺灣,http://intermargins.net/repression/theory/difference.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150123)。立委王育敏催生兒少性剝削防制條例、兒少法修正通過,http://www.ly.goy.tw/03_leg/0301_main/dispatch/dispatchView.action?id=57664&lgno=00004&stage=8, 2015/0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勵馨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企畫部(20091116)。臺灣在販賣女體上領先全球,http://www.goh.org.tw/news/main.asD?ym=200911 &id=ac09111601, 2014/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瑞穗(1999)。情慾之爲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美蓮(2013)。隨身讀。反思與實作:兒童少年性交易防制工作手冊。臺中:内政部兒童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毅(1995)。主體的呼喚與失落--五四時期的婦女解放。性別學與社會工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O’Brien, C.(1999)。Contested territory: sexualities and social work。Reading Foucault for social work。New York,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陳綺媚(2006)。青少女工作:性/別醒覺與實踐。性別與社會工作。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ixous, Hélène、Cohen, K.、Cohen, P.(1981)。The Laugh of the Medusa。New French Feminisms: An Anthology。New York:Brighton:Schocken Books:Harvester。  new window
7.甯應斌(2008)。認真看待色情。色情無價:認真看待色情。桃園中壢:國立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幸真(2010)。導論:青少年的性。青少年的性:西方研究與在地觀點。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慧玲(2001)。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之立法意義與執法極限--一個應用法律社會學的觀點。家庭法律福利國家--現代親屬法論文集。臺北:元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