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經驗表述與理論探尋--民族傳播研究的可能性路徑
書刊名:傳播與社會學刊
作者:孫信茹楊星星
作者(外文):Sun, XinruYang, Xingxing
出版日期:2014
卷期:30
頁次:頁133-156
主題關鍵詞:民族傳播媒介在場媒介邏輯媒介意義Ethnic communicationMedia presenceLogic of mediaSignificance of medi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期刊論文
1.王傑文(2011)。「在場」與「生成」--反思「實驗民族誌」。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9-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飛(2007)。社會傳播網絡分析--傳播學研究的新徑路。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哲社版,2007(4),34-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信茹(20111000)。哈尼族村寨手機使用的傳播人類學考察。傳播與社會學刊,18,193-2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段京肅、段雪雯(2011)。經濟社會發展落後地區大眾傳播媒介發展的社會基礎--基於全方位視野分析的框架。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29-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瑞倩(2009)。電視對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修補」--以青海「長江源村」藏族生態移民為例。新聞與傳播研究,2009(1),38-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建斌(2003)。傳媒與鄉村社會:中國大陸20年研究的回顧、評價與思考。現代傳播,2003(3),44-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慶德、潘盛之、覃雪梅(2004)。中國民族村寨經濟轉型的特徵與動力。民族研究,2004(4),28-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朝輝(2005)。村落社會研究與民族誌方法。民族研究,2005(3),94-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賀雪峰(2005)。中國農村研究的主位視角。開放時代,2005(2),86-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譚同學(2009)。類型比較視野下的深度個案與中國經驗表述--以鄉村研究中的民族誌書寫為例。開放時代,2009(8),102-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永常(2006)。文化經濟背景下的民族村寨旅遊開發。思想戰線,2006(4),9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宇(2011)。中國少數民族村寨經濟的結構轉型與社會約束。民族研究,2011(5),2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譚華(2007)。大眾傳播與少數民族社區的文化建構--對現代媒介影響下的村落變遷的反思。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107-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尼爾‧波斯曼、何道寬(2007)。技術壟斷:文化向技術投降。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姚君喜(2005)。甘肅大眾傳播與社會發展報告。蘭州:甘肅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查爾斯‧霍頓‧庫利、洪小良(1999)。社會過程。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曉陽(2003)。罪過與懲罰--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傑偉、張瀟瀟(2011)。媒體現代--傳播學與社會學的對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宇丹(2000)。傳播與民族發展--雲南少數民族地區信息傳播與社會發展關係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國良(2005)。中國傳播學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麥克爾‧赫茲菲爾德、劉珩、石毅、李昌銀(2005)。甚麼是人類常識--社會和文化領域中的人類學理論實踐。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朝輝(2005)。超越鄉土社會:一個僑鄉村落的歷史文化與社會結構。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賽倫‧麥克萊、曾靜平(2005)。傳媒社會學。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羅傑‧西爾弗斯通、陶慶梅(2001)。電視與日常生活。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2000)。人類學的趨勢。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安東尼•吉登斯、李康、李猛(2007)。社會的構成:結構化理論大綱。台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銘銘(2005)。西方人類學思潮十講。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Duara, Prasenjit、王福明(1996)。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北農村。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少晶(2011)。媒介化社會:概念解析、理論發展和研究議題。媒介化社會與當代中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成炬(2007)。媒介社會學。傳播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建斌(2005)。電視、象徵資本及其在一個特定社區中的實踐:獨鄉個案之田野研究。中國傳播學評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