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語》的方位詞探究
書刊名:儒學研究論叢
作者:何永清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4
卷期:6
頁次:頁179-193
主題關鍵詞:方位詞名詞古漢語語法論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6
《論語》一共出現上、中、下、前、後、右、左、內、間、東、南這11種方位詞,凡67例。從個別的實例數量來看,《論語》的方位詞(方位名詞)以「下」字最多,共有13例。從語法功用來看,方位詞用作中心語最多,共有23例。此外,《論語》的方位詞都是「單詞」的形態,用字簡潔,且以表示「空間概念」為常,少數可用來表示「時間概念」。
期刊論文
1.巴丹(2010)。「X之上」與「X以上」之辨析。華文教學與研究,2010(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易孟醇(2005)。先秦語法。長沙市: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及徐(2009)。新編古代漢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燕嬰(2010)。論語。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朝忠(2010)。漢語古今基本語法手冊。成都市:四川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傅佩榮(2007)。解讀論語。上海市: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作璋(2004)。論語辭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運益(1993)。論語詞典。重慶市: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郭錫良(2002)。古代漢語。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穆(2008)。論語新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白玉林、遲鐸(2008)。古漢語語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梅益(1988)。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世祿(2007)。古代漢語教程。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鴻清(2010)。古代漢語基礎。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祥源(2010)。古代漢語。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景農(2007)。漢語文言語法。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夏征農(2003)。大辭海.語言學卷。上海市: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國慶、何宏在(2003)。論語評注。臺北市: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憬(2003)。論語通解。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朱熹(1991)。論語集注。臺北市: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寶楠、劉恭冕(2011)。論語正義。臺北市: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汪洋(2013)。語文語法。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左松超(2003)。文言語法綱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史存直(2006)。文言語法。北京市: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佐豐(2004)。古代漢語語法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楊樹達(1977)。詞詮。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許世瑛(1978)。論語二十篇句法研究。臺北市: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許仰民(2001)。古漢語語法新編。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何晏、邢昺(1981)。論語注疏。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許威漢(2002)。古漢語語法精講。上海市:上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李佐豐(2003)。先秦漢語實詞。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熙元(1988)。論語通釋。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承澤(1982)。國文法草創。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