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基隆山黃金三國志
書刊名:檔案季刊
作者:陳逸偵
作者(外文):Chen, Yet-je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4:3
頁次:頁4-34
主題關鍵詞:基隆山金瓜石九份金礦礦業開發Keelung ShanJinquashiJioufenGold mineMining develop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黃金傳奇始發於西元(以下同)1890年的清朝、蓬勃於日本統治時期、萎縮於1987年的中華民國,橫跨3個政府。大部分的金銀財富為日人所攫取。臺灣北部3個火成岩群中,只有基隆山產金聞名,其餘微不足道;臺灣其他地方金鑛(註1)也都無足輕重。基隆山產金區於日本統治初期劃定金瓜石與瑞芳2鑛,後則加入牡丹坑金鑛,形成黃金3國鼎立。但以金瓜石金鑛產量最大、最富,超越日人最看好的瑞芳金鑛而為遠東第一大金鑛。光復後,金瓜石金鑛成為國營,在臺灣金屬鑛業股份有限公司政策性結束後,因留有大量認為無開採價值尚未開發的金礦及周邊可能發現新礦體,吸引了全世界國際大金礦公司來臺,惜因承受礦區之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有國營企業之限制而錯失合作開發機會,展望未來金瓜石金礦仍有機會可開啟第二春。
期刊論文
1.陳逸偵、余炳盛、王詠絢、黃克峻、劉英毓、地質編緝小組(20060900)。金瓜石的流金歲月。地質,25(3),1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鑛處鑛務科(1945)。臺灣鑛業統計。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鑛處鑛務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1988)。金瓜石礦山礦量及其潛力評估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唐羽(1985)。臺灣採金七百年。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錦綿助學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千草默仙(1932)。會社銀行商工業者名鑑。臺北:圖南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譚立平、魏稽生(1997)。臺灣經濟礦物第一卷.臺灣金屬經濟礦物。台北縣中和市:中央地質調查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廷以(1958)。臺灣史事概說。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毅、張承棨(2006)。清宮臺灣巡撫史料。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炳楠(1962)。臺灣省通誌,卷四,經濟志,礦業。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鑛務課(1919)。鑛區便覽--大正6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第201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鑛務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鑛務課(1920)。鑛區便覽--大正7年。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鑛務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羽(1958)。臺陽公司四十年志。臺北:臺陽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臺灣總督府(1994)。臺灣日誌(昭和8.3.27)。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鑛務課(1935)。臺灣鑛區一覽。臺北:臺灣總督府殖產局鑛務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鑛務課(1901)。鑛業許可一覽(明治33年12月末日現在)。臺北: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58)。民國時期臺灣經史文獻選編。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復製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工鑛處鑛務科(1946)。臺灣一年來之鑛業。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雲林(1983)。包可永為呈送金瓜石礦山復工計畫致經濟部等函呈。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施家福(1949)。臺灣金瓜石金銅鑛概況。臺北:資源委員會臺灣金銅鑛務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行健育樂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89)。金瓜石觀光遊憩區可行性研究。臺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1990)。金礦探勘技術座談會會議紀錄,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新陽技術顧問股份有限公司(2007)。金瓜石礦區委託擬訂合作開發招商文件勞務採購案招商文件定稿本,臺北:臺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