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三金山民間文學與相關文史之研究
作者:林全洲
作者(外文):Chuan-Chou Li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彭衍綸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黃金九份金瓜石世界遺產無形文化遺產民間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臺灣有金傳聞已有數百年,然被各界重視而採掘,始自前清乙酉年,迄今不過百餘年歷史,期間歷經日本竭澤而漁掠奪,致使礦脈枯竭而停產並導致產業聚落蕭條,近年因資產保護興起而名列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推荐名單。
九份、金瓜石與牡丹,昔日合稱臺灣三金山,如今境遇各自不同,從人聲鼎沸的九份走過,再到車滿為患的金瓜石,後山牡丹卻是入夜蕭條如鬼域,三地興衰,寫盡了因礦而興而沒落的兩極對照。
兩年多來,從文獻爬梳所得,再密集走訪區域內耆老與礦工住家,整理出傳說、故事、歌謠、俚諺與禁忌等五大類民間文學作品,計有一百四十五則敘事內容。雖說這些篇章仍有若干殘缺不全,可這也是民間文學特質之一,因為口傳形式導致容易遺忘與變異。
在採集過程中,尤能感受到招魂碑所稱:「黃金固貴矣,而人命尤重!惟人乃肉體,焉能與金石爭壽乎?黃金永在而犧牲者往矣!」
攤開礦區民間文學內容進行解碼,在作品中尋找礦區人集體記憶,提煉出三個層次展現。
在皇權治理角度來看,大清由起先的保護礦藏龍脈傳說、再到龍脈薄,產不出皇帝,所以礦產被開發,皇權為之式微;作為掠奪者的日本皇權,只有剝削與壓榨輪流上演。
居中的知識分子具承上啟下,藉著掌握話語權機會,表現出經營管理能力,讓百百種礦脈創富於個人,另一方面識趣迴避政治,如履薄冰在文化上著墨,然仍不免有人遭到猜忌而繫獄。
至於底層普羅大眾,仍能一派從容,酒後放歌:「臺灣雞龜(氣球)無免本,顏國年是我的孫;九份礦山我有份,板橋傢伙(財產)還未分。」把「不服輸」、「豁達」與「有求必應」的個性寫在日常生活中。
國內資產保護分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兩大類,世界遺產登錄的屬於有形資產,但這是冰冷的遺跡骨架,無形資產的民間文學與地方文史,方是具有溫度的肌肉與流通血液。在礦區重溫民間文學,探索地方文史線索,才能在礦區開採的歷史長河中找到真我,這也是本研究,所能得到的回饋。
Although gold exploration in Taiwan only began in recent times, however, tales that gold could be found in the mountains of Taiwan had existed for many hundreds of years. In the past century, gold mining quickly flourished in what would be called the gold mountains of Taiwan. Within a span of several decades, however, gold deposits exhausted under exploitive production by Japanese imperialists. With the falling of the tide of prosperity, once flourishing gold mining settlements in northern Taiwan fell into desolation. More recently, in part thanks to increased interest, these gold mountains have been considered as part of a list of potential UNESCO world heritage sites in Taiwan.
Formerly comprising the three gold mountain mining sites of northern Taiwan, Jiufen, Jinguashi and Mushan have now become very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present. Jiufen, a seaside town nestled in the mountains, has become a major attraction bustling with the clamor of food venders and tourists on holiday. Nearby Jinguashi has become a historical site and museum, which attracts buses of tourists daily. Mudan, on the other hand, nestled more inland, remains a desolate place, appearing almost ghastly at the turn of night. These extremes in the present are, in some way, testimony to prosperity and desolation that occurred in these three mining settlements historically.
For much of two years, the author has scanned through many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frequented the gold mountains, staying at the homes of newly made friends and miners alike and collecting various oral stories, folk songs, and other folk literary works in building an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old mountain mines of northern Taiwan. In total, the author has recorded 145 narrative accounts. Although many of the sections and chapters of these stories are incomplete or fragmentary in nature, this is, as the author argues, unavoidable given the inherent nature of folk literature itself. That is, in succession of oral tradition, context is often subject to variation and loss. In the process of gathering information, the author came to understand the words on the written on the stele for the calling of souls: “Gold is of great value, yet so too is the life of mankind! Only a man is of flesh, yet with such, can he strive for the longevity of gold? Gold lasts forever, and always are those who shed their lives for it!”
Through stories that lie in the folk literature and the communal memory that exists within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mining areas, the history of the gold mountains can be divided into at least three major narratives. First is the narrative of imperial powers. There are oral stories telling of the Qing dynasty originally placing protection on the mineral deposits in the mountains. Next to the scene were the Japanese, who came as imperialist plunderers that extracted and exploited gold from the mountains. Second are the narratives of intellectuals who came to operate the gold mines. They acted prudently and evaded the law; however still, some were imprisoned due to suspicion of their wealth. Third are the narratives of the common people, who while drunken at local pubs would sing folk songs of their mining lives and fortunes. In one folk song, a commoner flaunts that himself is a gold mogul with a plot in Jiufen, waiting to invest in flourishing Banqiao. The commoners in gold mining communities were not afraid of losing and were optimistic in their daily lives.
Domestic assets are divided into abstract and concrete ones. Those recorded in the list of world heritage sites are considered concrete, but underneath those cold existing exteriors, it is folk literature and local culture that brings warmth to the muscles and gets fresh blood running through the veins. Which is why through reminiscing folk literature in the mining settlements, and exploring clues of local literature and history, then can we embrace our true selves within the endless flow of mining history, and truly gain from such research.
參考書目

一、古籍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啟業書局,1977年。
明˙宋應星:《天工開物》,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墨香齋藏書版,2003年10月。
清˙郁永河:《合校足本裨海紀遊附五種》,臺灣叢書第一種,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4年6月30日再版。
清˙連橫:《臺灣通史》,臺北:幼獅文化,1977年1月。
清˙蔣毓英纂修:《臺灣府志》,臺北:遠流出版,2004年11月。

二、臺灣文獻、研究叢刊(叢刊依編號)

清˙朱仕珍:《小琉球漫誌》,臺灣文獻叢刊第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57年12月。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58年3月。
清˙蔣師轍:《臺游日記》,臺灣文獻叢刊第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57年12月。
清˙姚瑩:《東槎紀略》,臺灣文獻叢刊第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 1958年3月。
清˙李元春:《臺灣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18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8年10月。new window
清˙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臺灣文獻叢刊第2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0月。
清˙唐贊兖:《臺陽見聞錄》,臺灣文獻叢刊第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8年11月。
清˙思痛子:《臺海思慟錄》,臺灣文獻叢刊第4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年5月。
清˙夏獻綸:《臺灣輿圖》,臺灣文獻叢刊第4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年8月。new window
清˙諸家:《割臺三記》,臺灣文獻叢刊第5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年11月。
清˙高拱乾:《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7月。
清˙周元文:《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6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7月。
清˙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臺灣文獻叢刊第7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8月。
清˙胡傳:《臺灣日記與禀啟》,臺灣文獻叢刊第7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3月。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3月。
清․陳壽褀總纂:《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8月。
諸家:《臺灣遊記》,臺灣文獻叢刊第89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0年8月)。
清˙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臺灣文獻叢刊第9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1月。
清˙柯培元:《噶瑪蘭志略》,臺灣文獻叢刊第9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1月。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5月。
佐倉孫三:《臺風雜記》,臺灣文獻叢刊第107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5月。
清˙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13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11月。
清˙陳衍:《臺灣通紀》,臺灣文獻叢刊第12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12月。
清˙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1年12月。
不著撰人(周憲文弁言):《臺灣通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2年1月。
清˙周鍾瑄:《諸羅縣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4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2年5月。
清˙陳淑均:《噶瑪蘭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3年3月。
清․連橫:《臺灣語典》,臺灣文獻叢刊第16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3年3月。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72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3年8月。
合集:《臺灣地輿全圖》,臺灣文獻叢刊第18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3年11月。
諸家:《流求與雞籠山》,臺灣文獻叢刊第19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4年4月。
諸家:《臺灣旅行記》,臺灣文獻叢刊第21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5年7月。
清˙劉銘傳:《劉銘傳撫臺前後檔案》,臺灣文獻叢刊第276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9年8月。
W.A.Pickering 吳明遠譯:《老臺灣》,臺灣研究叢刊第60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59年1月。
J W. Davidson:《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灣研究叢刊第21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9年8月。

三、專書(依編著者姓氏筆劃排列)

二魚文化編輯群:《黃金的故鄉-品味九份、金瓜石》,北縣:臺北縣政府,2007年12月。
二魚文化編輯群:《美麗與滄桑-黃金山城的今昔》,北縣:臺北縣政府,2007年12月。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2年報》,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3年12月。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3年報》,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4年12月。
文化部:《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4年報》,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5年12月。
王見川、李世偉:《臺灣的民間宗教與信仰》,臺北:博揚文化,2000年。new window
王孝廉:《中國的神話和傳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年10月再版。
王秋桂編:《中國民間傳說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8月四刷。
王銘銘:《人類學講義稿》,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1年9月第一版。
王鑫:《黃金博物館園區解說系統規劃》,北縣:鶯歌陶瓷博物館,2003年6月。
方建能、余炳盛:《認識臺灣本土礦藏》,臺北:國立臺灣博物館,2000年9月初版。
仇德哉編著:《臺灣之寺廟與神明》,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83年12月。
司馬嘯青:《臺灣五大家族》,臺北:自立晚報出版,1987年8月初版。
瓜山國民小學校友會編輯:《1942金瓜石事件-鑛城蒙冤悲歌》,北縣:勸濟堂發行,2012年12月1日。
江帆:《山林•人•文化─遼北山區生態民俗與可持續發展研究》,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8年8月一刷。
江明親等:《金光下的山城-黃金博物園區導覽手冊》,北縣:黃金博物園區,2004年10月。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文化白皮書》,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3月。
杜文靖:《臺北縣鄉土人物群像》,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11月。
吳念真:《多桑》,臺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6月初版六刷。
吳念真:《台灣念真情》,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年2月二版十八刷。
李亦園:《師徒.神話及其他》,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3月。
李明仁編著:《金九藝人的戲夢人生》,臺北:稻香出版社,2004年12月。
李欽賢:《礦夫畫夢蔣瑞坑》,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3年6月。
李國嘉:《憶金瓜石》,北縣:自費出版,1996年10月。
李國嘉:《金瓜石礦工口述歷史暨影像紀錄期末報告〜廟宇歷史》,新北:黃金博物園區,2005年7月。
李國嘉:《金瓜石礦工口述歷史暨影像紀錄期末報告〜聚落地景》,新北:黃金博物園區,2005年7月。
李建興:《紹唐詩存》,北縣:李建興七十一歲壽誕紀念出版,1961年12月。
李建興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李建興先生紀念集》,北縣:李建興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出版,1982年10月13日。
李儀婷:《九份地底有條龍》,臺北:四也出版社,2014年2月初版二刷。
林全洲:《金瓜露頭》,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年10月。
林明峪:《臺灣草地講古》,臺北:錦冠出版社,1988年5月。
林美容:《媽祖信仰與臺灣社會》,臺北:博揚出版社,2008年7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林美容:《祭祀圈與地方社會》,臺北:博揚出版社,2008年11月一刷。new window
林承緯:《金瓜石神社與山神祭》,新北:新北市立黃金博物館,2014年12月初版一刷。
林棟燦:《礦山歲月》,新北:九份礦山文化藝術基金會,2012年12月。
林朝棨:《臺灣之金》,臺灣特產叢刊第6種,臺北:臺灣銀行金融研究室編,1950年10月。new window
昊天嶺工作室:《雙溪相褒歌》,北縣:臺北縣文化局,2005年11月。
祁連休:《中國古代民間故事類型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祁連休、程薔、呂微主編:《中國民間文學史》,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一刷。
周章淋編撰:《瑞芳鎮猴硐煤礦生活園區口述歷史專輯─黑金的故鄉猴硐》,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7月。
吳淡如:《無言的山丘》,臺北:麥田出版,1992年11月15日初版一刷。
柯瑞明:《臺灣風月》,臺北:自立晚報,1991年10月。
胡萬川:《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2005年6月。new window
胡萬川編:《臺灣民間故事類型(含母題索引)》,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1月初版。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10月初版。new window
姜道章:《歷史地理學》,臺北:三民書局,2004年7月。
高國藩:《中國民間文學》,臺北:學生書局,1999年9月二版。
高國藩:《敦煌民間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年4月。
指南宮管委會:《靈山毓秀指南宮》,臺北:指南宮管委會,戊寅年1998年10月。
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new window
施淑宜總編輯:《殖產方略-臺灣產業開發(1895~1945)》,臺北:立虹出版社,1997年7月。
施雅軒:《區域空間社會脈胳-一個臺灣歷史地理學的展演》,高雄:麗文文化事業,2010年10月初版二刷)。new window
施愛東:《中國龍的發明─16-20世紀的龍政治與中國形象》,北京:三聯書店,2014年1月1版。
施翠峰:《臺灣民譚》,新北:新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年11月。
晁華山編著:《世界遺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4年1月七次印刷。
盛清沂編纂:《臺北縣志》,北縣:臺北縣政府,1960年。
康豹:《從地獄到仙境―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2009年。
唐羽:《雙溪鄉志》,北縣:雙溪鄉公所,2001年9月。
唐羽:《臺灣採金七百年》,臺北:財團法人錦綿助學基金會印行,1985年10月。
唐漢:《圖說字源》,北京:紅旗出版社,2015年7月北京第一版。
程薔:《驪龍之珠的誘惑》,上海:學苑出版社,2003年5月1日。
曾子良:《基隆市民間文學采集(三)》,基隆市:市立文化中心,2005年。
曾子良:《水湳洞礦工口述歷史暨影像紀錄成果報告書》,北縣:黃金博物園區,2006年10月。
曾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12月再版。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6月。new window
許若雲企劃:《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簡介》,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8月一版。
許梅貞:《基隆市民間文學采集(二)》,基隆:基路隆市立文化中心,2001年。
舒瑜:《微『鹽』大義-雲南諾鄧鹽業的歷史人類學考察》,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0年4月第一版。
陳幸進編纂:《臺北縣議會志(增編)》;北縣:臺北縣議會,2010年12月。
陳坤宏:《城鄉關係理論與教育》,高雄:麗文文化事業,2013年。
陳益源:《臺灣民間文學採錄》,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9月30日初版三刷。
陳泳超:《背過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間傳說生息的動力學研究》,北京:新華書局,2015年11月一版初刷。
陳慈玉:《臺灣礦業史上的第一家族─基隆顏家研究》,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9年6月。new window
陳斐翡:《黃金․傳奇金瓜石》,臺北:秋雨文化事業,2004年4月。
陳耀竹、邱琪瑄主編:《臺北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報告201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11月一刷。
鹿憶鹿編著:《中國民間文學》,臺北市:里仁書局,2008年9月增訂二版二刷。
張旭初:《龍脈之謎—台北101與風水寶地》,臺北:時報文化出版,2007年1月)。
張昀浚:《民間地理風水傳說》(臺北市:臺灣書房,2008年3月一版初刷)。
張珣:《文化媽祖-台灣媽祖信仰研究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3年4月。new window
張意:《文化與符號權力-布爾迪厄的文化社會學導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7月。
張萬和:《天下黃金》,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11年6月。
張譽騰:《生態博物館》,臺北,五觀藝術管理公司,2004年1月。
張藝曦:《孤寂的山城》,臺北:麥田,2007年10月。
張瓈文:《九份歷史之旅》,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10月。
張瓈文:《九份口述歷史與解說資料彙編》,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4年10月。
基隆市立文化中心編:《天工開物-基隆礦業特展專輯》,基隆:基隆市政府,1987年9月。
基隆市文獻委員會:《基隆市志〈工礦篇〉》,基隆:基隆市政府,1957年8月。
彭衍綸:《高雄遊憩名山傳說研究-以大崗山、半屏山、打狗山為對象》,臺北:里仁書局,2011年1月31日初版。
黃金博物園區編:《世界遺產-日本石見銀山特展手冊》,新北:黃金博物園區,2010年10月。
黃美英主編:《凱達格蘭族書目彙編》,北縣:縣立文化中心凱達格蘭族文獻資料彙編第一冊,1996年12月25日。
黃美英主編:《凱達格蘭族古文書彙編》,北縣:縣立文化中心凱達格蘭族文獻資料彙編第二冊,1996年12月25日。
黃美英主編:《三貂社凱達格蘭族口述歷史》,北縣:縣立文化中心凱達格蘭族文獻資料彙編第三冊,1996年12月25日。
黃荻昌主編:《臺灣文化場域意象採集-文化性資產清查手扎》,臺中: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3年11月初版。
黃清連:《黑金與黃金》,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5月。
黃智瑋:《臺陽公司志》,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4年5月。
萬建中:《新編民間文學概》;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5月1刷。
萬建中:《民間文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2011年5刷。
馮鵬年:《每日一諺》,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出版。
瑞芳鎮公所:《瑞芳鎮誌》北縣:瑞芳鎮公所,2002年。
瑞芳鎮公所編印:《今日瑞芳》,北縣:瑞芳鎮公所,1976年11月20日。
瑞芳鎮公所:《瑞芳尋影秘笈》,北縣:瑞芳鎮公所,2007年12月。
鄭春山:《昔日風華展金瓜》;北縣:個人出版,2007年9月初版一刷。
鄭春山:《金瓜石鑛山史蹟─金泉寺沿革》,北縣:個人出版,2010年8月。
廖德弘:《平溪煤礦史》,北縣:平溪鄉公所,2000年12月。
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編印:《論文選集─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七十五年會友年會》,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年10月23日。
臺北縣文化局:《臺北縣文化資產點》,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編印,2005年。
臺陽鑛業公司四十週年慶典籌備委員會編輯組:《臺陽鑛業公司四十年誌》,北縣:臺陽鑛業公司出版,1958年6月。
臺灣省文獻會編印:《臺北縣鄉土史料(下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7月初版。
臺灣鑛業史編纂委員會:《臺灣鑛業史上、下冊》,臺北:臺灣省礦業研究會、臺灣區煤礦業同業公會發行,1966年12月。
譚立平、魏稽生編著:《臺灣金屬經濟礦物》,臺北:經濟部地質所,1997年12月初版。
劉克襄:《橫越福爾摩沙》,臺北:自立晚報,1989年10月。
鍾敬文主編:《民俗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8月18次。
羅濟昆:《九份臺陽江兩旺口述歷史》,北縣:臺北縣政府文化局,2009年10月。
蕭景文:《黃金之島》,臺北:玉山社,2006年7月初版一刷。
戴維森:《臺灣之過去與現在》,臺北:臺灣銀行,1972年。
簡有慶:《關渡媽祖信仰及其年例變遷研究》,臺北:博揚文化,2012年3月一版初刷。
簡炤堃:《奎山探源-九份之前世今生》,北縣:奎山文史工作室,2001年12月)。
簡華祥:《牡丹慶雲宮建廟五十週年慶典專輯》,北縣:慶雲宮管理委員會,2008年9月。
謝瓊儀:《濁水溪相關傳說探析》,臺北:蘭臺出版社,2013年8月初版。

四、日文原版書

林進發編著:《臺灣官紳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6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28號,依據昭和9年刊本。
臺灣總督府˙臺灣日日新報社合編:《新舊對照管轄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6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3號,依據大正10年刊本。
臺灣總督府編:《臺灣總督府行政區域便覽》,臺北:成文出版社,1999年6 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4號,依據昭和19年刊本。
臺灣海外社:《昭和13年臺灣殖產年鑑》,臺北市:成文出版社,2010年10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121號,依據昭和13年刊本。
臺灣交通研究、柴山愛藏編:《臺灣之交通》,臺北:成文出版社,2010年6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63號,依據大正14年刊本。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臺灣地質鑛產地圖說明書》,臺北:成文出版社,2010年6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75號,依據大正15年刊本。
臺灣懇話會、大槻正秋編:《近衛師團臺灣征討史》,臺北:成文出版社,2010年6月,日治時期臺灣文獻史料輯編第37號,依據昭和10年刊本)。

五、翻譯著作

日本參謀本部編,許佩賢翻譯:《攻台戰紀〈日清戰史․台灣篇〉》,臺北:遠流出版社,1995年12月15日初版一刷。
末光欣也著,辛如意、高泉益譯:《日本統治時代的臺灣》,臺北:致良出版,2012年10月初版一刷。
李創同、張經緯譯:《二十世紀的四種神話理論》,北京:三聯書局,2012年6月初刷。
林雅行著,王昱婷譯:《最絢麗的黃昏過後-一位日本導演的九份、金瓜石筆記》,臺北,有鹿文化事業出版,2010年3月。
柳田國男著,連湘校:《傳說論》,北京:新華書局,1987年3月第一版。
明尼維茲(Patrice Bonnewitz),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臺北:麥田出版,2002年。
徐德林譯:《榮格文集第五卷原型與集體無意識》,北京:國際文化出版,2011年5月。
桑高仁著,丁仁傑譯:《漢人的社會邏輯》,臺北,中央研究院,2012年12月。
程紹剛譯:《荷蘭人在福爾摩沙》,臺北:聯經出版,2010年7月初版三刷。
陳存良譯:《基隆․淡水郡彙編》,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2001年。
梅谷光貞編纂,胡清正、陳存良、林彩紋譯:《台北廳誌》,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張炎憲主編:《台北州街庄志彙編》,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
丹尼斯.麥奎爾(Denis McQuail)著,劉燕南、李穎、楊振榮譯:《受眾分析(AUDIENCE ANALYSIS)》,北京:人民大學,2006年。
哈羅德.拉斯韋爾(Harold Lasswell)著,何道寬譯:《社會傳播的結構與功能》,北京:中國傳媒大學,2013年1月一版。
Matthew Hart著,威治譯:《黃金─左右政權、戰爭與金融走向的貨幣之王》,臺北:商周出版社,2014年10月。
Werner J. Severin、James W. Tankard, Jr;羅世宏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和應用》,臺北:五南圖書,2001年三版。
英弗雷澤著,童煒鋼譯:《舊約中的民俗》,上海:復旦大學,2011年2月。
皮埃爾.布爾迪厄、羅杰.夏蒂埃著,馬勝利譯《社會學家與歷史學家-布爾迪厄與夏蒂埃對話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2年1月。

六、期刊論文

王志鴻:〈瑞芳歷史散步〉《北縣文化》53期,1987年6月30日,頁21-27。
李修瑋:〈瑞芳-一個失去礦產的台灣礦鄉〉《北縣文化》53期,1987年6月30日,頁4-14。
林茂賢:〈從九份俗語看九份的採金文化〉《北縣文化》53期,1987年6月30日,頁69-70。
林佑甄:〈瑞芳的鐵道記憶〉《北縣文化》53期,1987年6月30日,頁56-60。
洪健榮:〈當「礦脈」遇上「龍脈」—清季北臺雞籠煤務史上的風水論述上〉《臺灣風物》50卷3期,2000年9月,頁15-67。new window
洪健榮:〈當「礦脈」遇上「龍脈」—清季北臺雞籠煤務史上的風水論述下〉《臺灣風物》50卷4期,2000年12月,頁155-188。new window
莊天一:〈金的過去金的未來〉《北縣文化》96期,2008年3月30日,頁78-84。
桂士禺:〈金銅字解〉《金銅月刊》第八十二期,1958年6月15日,頁3。
唐羽譯:〈臺灣最早產金地哆囉滿社之地理考證〉《宜蘭文獻》77、78期,2006年12月,頁169-200。new window
陳禹儒:〈GIS應用於水頭聚落建築形式與景觀分析上之初探〉《文化資產保存2013青年論壇暨國際研討會論文集》,2013年9月29日,頁625-634。
陳梅毛:〈戲劇性的時空再造-水金九的歷史風采〉,《北縣文化》106期,2010年9月30日,頁34-37。
陳慈玉:〈日據時期的顏家和瑞芳礦業〉《北縣文化》53期,1987年6月30日,頁28-35。
張家銘、施富盛:〈世界遺產的想像和建構-九份、金瓜石與班鎮(Banska Stiavnica)的個案比較〉《全球化與多元文化學報》第一期,2013年12月,頁25-58。
黃得時:〈臺灣歌謠之型態〉,《臺灣文獻》第3卷1期(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2年5月,頁4。
蘇裕玲:〈生活話題與歷史記憶-臺北縣瑞芳鎮金瓜石居民的社區意識〉《臺灣風物》,46卷2期,1996年6月30日,頁165-198。new window
翁安雄:〈傳說、歷史與集體記憶:文化史的側寫-從澎湖七美故事及其地名說起〉《臺灣風物》,49卷3期,1999年9月30日,頁95-126。new window
廖靜清:〈以數位地球理念遊覽水金九〉《北縣文化》107期,2100年12月24日,頁52-53。
臺灣省文獻會編譯:《臺灣慣習記事》第一卷十一號(妖教彙報),臺灣:省府政,1984年。
盧春雄:〈水金九產業區塊的可塑性-工業遺址的再利用與產業復興〉《北縣文化》103期,2009年11月30日,頁32-35。
《金銅月刊》第一卷到十五卷,北縣:臺灣金屬公司,自1951年9月到1965年8月。

七、學位論文

方得時:《雙溪鄉的民族學研究-一個臺灣礦業市鎮的社會經濟發展史》,中國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
吳海獅:《臺灣礦業聚落的興衰-以瑞芳鎮為例》,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地理組碩士論文1984。
莊珮柔:《日治時期礦業發展與地方社會-以瑞芳地區為例(1895-1945〉》,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陳怡宏:《忠誠與反逆之間-1895~1901年間臺北-宜蘭地區「土匪」集團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鄭甘密:《日治時期礦業經營對九份聚落空間的影響》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2001。
張雅娟:《礦業山城的歷史記憶與生活空間研究-金瓜石紀實》,南華大學環境與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
楊賀傑:《懷舊之景觀敘事─金瓜石礦業景觀設計》,東海大學景觀所碩士論文,2005。
沈家如:《礦業小鎮的春天─水湳洞居民對於觀光發展度之研究》,文化大學觀光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07。
陳維文:《基隆地區民間文學與礦工生活》,國立花蓮教育大學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謝錦萍:《瑞芳金礦的開採與聚落社會,1889-1971》,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8。
王逢君:《評估區域作為文化景觀的潛力-以金瓜石與水湳洞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葉倩怡:《礦業轉型觀光產業發展之策略研究─以猴硐地區為例》,中華大學建築與都市計劃學所碩士論文,2009。
陳麗如:《真實性對觀光產業及地方感影響之探討-以礦業遺產觀光中黃金博物園區為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社會學習領域碩士班論文,2010。
吳正偉:《從盤山過嶺到丟丟銅仔-臺灣東北角的交通路線變遷與區域特性》,國立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劉珮君:《從礦產業到文化產業:濱海山區聚落金瓜石的變遷》,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蘇冠華:《集體記憶的衝突與凝聚:金瓜石地方觀光產業發展的可能性》,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2。
吳宗明:《鸞堂建構與家族經營:以指南宮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
陳碧秀:《大眾記憶與歷史重述:解嚴後臺灣電影中的殖民經驗再現(1987-2011),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

八、報紙(《台灣日日新報》以漢珍電子資料庫為主,部分參考中央圖書館微縮膠卷〉

《台灣日日新報》〈神道設教〉(明治32年12月2日)。
《台灣日日新報》第11553號(昭和7年6月8日)第八版「詩壇」。
《台灣日日新報》第11554號(昭和7年6月9日)第八版「詩壇」。
《台灣日日新報》第12415號(昭和9年10月24日)第八版「詩壇」。
《台灣日日新報》第12416號(昭和9年10月25日)第十二版「詩壇」。
《中央日報》國大代表選舉聲中李建興捐款救災自動放棄競選,1947年11月22日〈通訊版〉。
林重鎣:〈九份地區知名礦山虎〉《聯合報》B2北縣版,1987年5月30日。
李晨寁:〈金九礦坑 現代聊齋故事多〉《聯合報》17版,1996年8月16日。
蔡六雄:〈四十年一覺瑞芳夢)《中國時報》1987年12月4日第7版北部新聞。
愛德華著、杭達譯:《去你媽的萬歲》《聯合報》萬象版,1988年6月20日起至7月4日。

九、網路資源

2016年4月2日教育部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
2016年1月10日大陸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subview/822534/11092708.htm。
2016年4月5日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世界遺產潛力點官網。http://www.boch.gov.tw/boch/frontsite/worldheritage/twwhInfoDetailAction.do?method=doViewInfoDetail&twwh_ID=4&twwh_Info_ID=21
2016年1月10日中國民俗學會2016官網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Page=1&NewsID=13932
2016年1月15日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雙溪.尋找三貂嶺舖遺址〉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331.html
2016年1月24日臺視新聞頁http://www.ttv.com.tw/news/view/default.asp?i=10501240005900I。
2013年11月2日《夏老師的部落格》http://blog.udn.com/chhsia1113/9300671
2016年1月10日部落客濤聲的網誌http://blog.yam.com/amorada/article/8634995
2016年4月2日美而美網站http://mmweb.tw/2344/
2016年2月17日文清的瑞芳扎記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rueifang.wenhnlin/sweethome/38347307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