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邊地的召喚--少數民族與中國當代藝術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黃碧赫
作者(外文):Huang, Bi-he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51
頁次:頁119-134
主題關鍵詞:少數民族中國當代藝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王曉明、張宏、徐麟、張檸、崔宜明(1993)。曠野上的廢墟--文學和人文精神的危機。上海文學,1993(6),63-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運生(1981)。藝術個性與自我表現。美術,1981(3),5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運生(1980)。壁畫之夢。美術研究,1980(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丹青(1981)。我的七張畫。美術研究,1981(1),50-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80)。正確對待人體美術問題--關於在雕塑、繪畫中表現人體問題的討論。美術,1980(4),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昱(2011)。穿越時間:駱丹的《素歌》。藝術界,2011(2),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觀濤(1984)。在歷史的表象背後:對中國封建社會超穩定結構的探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曉明(1996)。人文精神尋思錄。上海:文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英進、胡靜(2008)。影像中國:當代中國電影的批評重構及跨國想像。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澎、易丹(2011)。1979年以來的中國藝術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淺予(1992)。細敘滄桑記流年。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名潞(1991)。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艾愷(1991)。世界範圍內的反現代化思潮--論文化守成主義。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溫普林(2000)。茫茫轉經路。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溫普林(2000)。巴伽活佛。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楠(2008)。在路上:中國的天主教。北京:中國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楠(2008)。被人遺忘的人:中國精神病人生存狀況。北京:中國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呂楠(2007)。四季:西藏農民的日常生活。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溫普林(2003)。我的堪卓瑪。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溫普林(2000)。苦修者的聖地。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aid, Edward W.、王宇根(1999)。東方學。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2011)。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邱志傑,孫大棠(20070822)。那是一片有故事的土地--溫普林訪談,www.qiuzhijie.com/blog/article.asp?id=1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明信(1997)。處於跨國資本主義時代的第三世界文學。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栗憲庭(2007)。莊嚴的日常「經典」--呂楠的《四季》讓我肅然起敬。四季。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