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孔乙己之死」論略
書刊名:新亞論叢
作者:何玉國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6
頁次:頁305-313
主題關鍵詞:魯迅孔乙己流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方伯榮(1977)。孔乙己--二十世紀的多餘人。南京師大學報,1977(4),5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習文(2008)。為孔乙己正言。名作欣賞,2008(11),8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牛寶彤(1986)。魯迅〈孔乙己〉的「複現修辭系統」。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6(2),4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玉紅(2014)。長衫下的麻木自戀與哄笑中的世態炎涼。名作欣賞,2014(23),56-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明科、柴平(2009)。孔乙己:真正的中國知識份子形象。社會科學論壇,2009(11上),35-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華麗(2013)。在冷暴力之中走向死亡。劍南文學,2013(7),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貴祿(2011)。辮子、長衫及癩瘡疤:作為政治符號的身體。天水師範學院,2011(3),8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曉瑜、王利娥(2013)。被敘述圍困的窘境--重讀〈孔乙己〉。名作欣賞,2013(10),20-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史建國(2006)。「涼薄」的背後--重讀〈孔乙己〉。社會科學評論,2006(3),74-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任湘雲(2012)。孔乙己的金錢、身體與身份。山東師範大學學報,2012(1),46-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明雄(1975)。〈孔乙己〉淺析。南京師大學報,1975(1),7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友益(1994)。〈孔乙己〉的空間形式及其歷史性誤讀。魯迅研究月刊,1994(1),25-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宗剛(2013)。父權缺失與孔乙己的人生悲劇。魯迅研究月刊,2013(4),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長中(2008)。交流悲劇與自我成長式敘述--〈孔乙己〉的敘事學解讀。河北科技大學學報,2008(12),7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鐵秀(2008)。〈孔乙己〉:是誰在如何敘述?。黑龍江社會科學,2008(6),101-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鐵秀(2004)。敘事〈孔乙己〉。文藝理論與批評,2004(1),5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海波、苗欣雨(2003)。「魯鎮」的生存哲學--重讀〈孔乙己〉。山東社會科學,2003(1),86-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克木(1992)。從孔夫子到孔乙己。讀書,1992(1),78-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芹(1987)。關於〈孔乙己〉寫作年月及其主題思想的探索。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6),66-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原鵬(2007)。有意味的形式:〈孔乙己〉文本之藝術符號解讀。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7(3),171-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孫遜(2013)。新文化運動: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群體的彷徨與求索--對〈孔乙己〉的深讀與再詮釋。理論界,2013(10),116-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徐百泉(2014)。〈孔乙己〉「笑」的結構線索。教育實踐與研究,2014(24),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時從祥(1992)。「孔乙己」:一個「半懂不懂」靈魂的載體。山東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2),90-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秦家琪(1978)。談談〈孔乙己〉的思想和形象。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78(3),7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高道一(2006)。關於孔乙己原型及其他。魯迅研究月刊,2006(10),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歲涵(2001)。異化與孤絕。海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3),45-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榮太之(1976)。關於〈孔乙己〉的幾個問題。山東師範大學學報,1976(1),86-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趙光亞(2007)。時間形式與文本內涵--〈孔乙己〉別解。名作欣賞,2007(2),7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彥榮(2005)。咸亨酒店的氛圍與孔乙己的兩個世界。江漢論壇,2005(1),136-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家慶(1999)。〈孔乙己〉敘述藝術的現代性特徵。天津師大學報,1999(3),7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進才(2014)。文言白話之爭下的文化隱喻--關於〈孔乙己〉創作主題另一解。魯迅研究月刊,2014(9),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謝晴雯(200706)。知識份子無力的自卑和隔世德孤獨。社會科學家,2007(增刊),7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嚴家炎(2001)。複調小說:魯迅的突出貢獻。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1(3),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黨西民(2011)。象徵的失敗。名作欣賞,2011(12),96-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綬松(1956)。中國新文學史初稿。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富仁(1986)。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鏡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富仁(2002)。中國文化的守夜人--魯迅。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瑤(1955)。中國新文學史稿。上海:新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作人(2002)。周作人自編文集.魯迅小說裏的人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弢(1984)。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盧今(1996)。吶喊記。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魯迅(2005)。魯迅生平著譯簡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魯迅(2005)。論秦理齋夫人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理群(2003)。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魯迅(2005)。風波。北京: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夏志清、劉紹銘(2005)。中國現代小說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嚴家炎(2010)。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鄭亦心。網路流言的傳播機制--特徵及對策研究,http://radio.jxntv.cn/xwzx/2011-6-9/1216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長之(1999)。魯迅批判。李長之批評文集。珠海:珠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錢理群(1999)。〈孔乙己〉敘事者的選擇。走進當代的魯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伏園(1997)。魯迅先生二三事。魯迅回憶錄。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