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革時期京滬知青階層化的個人閱讀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孫沛東
作者(外文):Sun, Pei-do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156
頁次:頁78-98
主題關鍵詞:階層化上山下鄉個人閱讀知青文化大革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劉青峰、黃平(2009)。《公開的情書》與70年代。上海文化,2009(3),9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ng, Shaoguang、Davis, Deborah、Bian, Yanjie(2006)。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Book Reading in Urban China。Modern China,32(3),315-348。  new window
3.Song, Yongyi(2007)。A Glance at the Underground Reading Movemen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16(51),325-333。  new window
4.楊國斌(20150730)。旅美學者楊國斌談澳洲的文革日記收藏和展覽。昨天,55,6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麂(2015)。歷史的面孔:對話盧漢超。城市中國,2015(11月號),116-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俞小平(20151115)。文革高潮,書山探寶。記憶,143,55-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米鶴都(2016)。大院的精神文化--紅衛兵運動起源剖析。炎黃春秋,2016(2),4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園(2016)。非常年代的閱讀。書城,2016(3月號),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子溪(20151115)。文革中的一次自我救贖--廢品收購站尋寶記。記憶,143,60-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刃(2010)。插隊讀書記。炎黃春秋,2010(9),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刃(2010)。黃土地:那年.那人.那事。黃河,2010(4),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虞雲國(20151008)。私人閱讀的兩個30年。南方周末,版C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思和、邵寧寧(2007)。知識份子的崗位意識與人文情懷--陳思和先生訪談錄。甘肅社會科學,2007(2),5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知常、金光耀、金大陸、李遜、諸穎政、李信之(2015)。我與《學習與批判》等刊物。炎黃春秋,2015(3),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學勤(1999)。「娘希匹」和「省軍級」:文革讀書記。上海文學,1999(4),6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方厚樞(2010)。內部發行圖書出版的歷史記憶。黨史博覽,2010(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堯(20061116)。翻譯的「政治」。南方周末,版C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丹燕(1998)。「你到底要甚麼」:白皮書時代的往事。書城,1998(4月號),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瑞君(2014)。「灰皮書」、「黃皮書」在社會的流傳及其影響。新聞界,2014(22),40-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升寶(2015)。上海《青年自學叢書》述評(1973-1975)。中共黨史研究,2015(2),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蔡天新(2003)。李慶霖上書毛澤東與知青政策調整。中共黨史研究,2003(4),3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陽(2010)。「內部發行」:冷戰背景下的一種特殊文化現象(1951-1978)(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智紅(2012)。誰的選擇?重要他人對學生課外閱讀選擇的影響研究(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onnin, Michel、歐陽因(2010)。失落的一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1968-1980)。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查建英(2006)。八十年代訪談錄。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印紅標(2009)。失蹤者的足跡--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春橋(2015)。張春橋獄中家書。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戚本禹(2016)。戚本禹回憶錄。香港:中國文革歷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小磊(2015)。我書架上的神明:72位學者談影響他們人生的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洪俠、張清(2009)。1978-2008私人閱讀史。深圳:深圳報業集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康曉光(1998)。中國人讀書透視:1978-1998大眾讀書生活變遷調查。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Yang, Guobin(2016)。The Red Guard Generation and Political Activism in China。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0.楊健(2013)。1966-1976的地下文學。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白士弘(2001)。暗流:「文革」手抄文存。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漢斯林、林聚仁(2007)。社會學入門:一種現實分析方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金光耀、金大陸(2014)。中國新方志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史料輯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198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中國版本圖書館(1988)。全國內部發行圖書總目,1949-1986。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萬伯翱(2015)。紅牆內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銀河(2015)。人間採蜜記:李銀河自傳。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大陸、林升寶(2014)。上海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運動紀事錄(1968-1981)。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解璽璋(2010)。一個人的閱讀史。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羅傑.夏蒂埃、洪慶明(2015)。法國大革命的文化起源。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亮(2011)。我的羅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丁東(2012)。精神的流浪:丁東自述。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汪耀華(2014)。「文革」時期上海圖書出版總目,1966-1976。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許力以(2012)。許力以回憶錄--春天的腳步。華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Darnton, Roberta(2014)。Censors at Work: How States Shaped Literature。New York:W. W. Norton & Company。  new window
26.顧紅章(2009)。中國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始末。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葛劍雄、丁東、向繼東(2013)。望盡天涯路:當代學人自述。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徐友漁(1999)。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9)。鄧小平年譜(1904-1974)。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Bourdieu, Pierre、Nice, Richard(1984)。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1.鄒振環(2000)。20世紀上海翻譯出版與文化變遷。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蕭輝,韓雪楓(20150722)。萬伯翱:做萬里的兒子不容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Rhineman(20130422)。我在文化革命時期(1966-1976)如何自學英語,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91486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柳白(20120412)。一弦一柱思華年--小記文革中的北海茶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68675010116al.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hineman(20130107)。活在心中的歷史:一位摯友的留美回憶錄(1988-94),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boardid=1&id=93230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定一(19580314)。要做促進派--為「江海學刊」創刊號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741220)。為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出版大批讀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73)。關於出版《青年自學叢書》問題的函(B167-3-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Link, Perry(1989)。Hand Copied Entertainment Fiction from the Cultural Revolution。Unofficial China: Popular Culture and Thought in the People's Republic。Boulder, CO: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2.蕭瀟(1999)。書的軌道:一部精神閱讀史。沉淪的聖殿--中國20世紀70年代地下詩歌遺照。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奇生(2014)。蔣介石的閱讀史--以1920至1940年代《蔣中正日記》為中心的探討。蔣介石的日常生活。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大同(2011)。草原歸去來。回憶與反思:紅衛兵時代風雲人物--口述歷史之二。香港:中國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輝宣(2012)。昨夜星辰昨夜風:北京四中的紅衛兵往事。暴風雨的記憶:1965-1970年的北京四中。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韓少功(2014)。漫長的假期。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鳴(2014)。求知若渴的年代。張鳴說歷史:朝堂上的戲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零(2014)。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鄢烈山(2006)。憧憬是照亮心空的太陽。精神歷程。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功秦(2006)。追求思想者的坦蕩之樂。精神歷程:36位中國當代學人自述。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魯雙芹(2014)。琥珀中的年月。七十年代.續集。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金光耀(2014)。朱永嘉與他的「文革口述」。巳申春秋--我對文革初期兩段史實的回憶。香港:大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江青(1968)。在首都文藝界大會上的講話。江青同志講話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京興(2012)。我的閱讀與思考。暴風雨的記憶。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異凡(2015)。從「灰皮書」到「人民文庫」--「灰皮書」的來龍去脈。「灰皮書」--回憶與研究。桂林:灕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展雲(2007)。小引:何謂「皮書」?。灰皮書,黃皮書。廣州:花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胡文建(2015)。「灰皮書」的二十年與我和同事們半個多世紀的學術生涯。「灰皮書」:回憶與研究。桂林:灕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鄧剛(2014)。我曾經是山狼海賊。七十年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殷敍彝(2015)。關於「灰皮書」和國際室的回憶。「灰皮書」:回憶與研究。桂林:灕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琪(2013)。我要讀書--1970-1977在黑龍江農村七年的學習活動。察哈彥知青紀事。上海:察哈彥知青集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