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魔獸創意故事教學研究--以「相似形」單元為例
書刊名:台灣數學教師(電子)期刊
作者:吳宗勇姚如芬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2
卷期:31
頁次:頁1-16
主題關鍵詞:故事融入教學相似形教學模組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以魔獸世界為場景而自編故事,融入相似形單元,實施補救教學活動。研究者以九年級教科書的課程內容為教學活動設計的基礎,藉由故事融入的方式來發展相似形教學模組,並探討學生在放大與縮小、相似形的意義、相似形邊長比與面積比關係、學習三角形AA相似性質、相似三角形邊(角)對應關係的學習表現,以及學生在進行故事融入教學後,對於本教學模組設計的感受。研究發現故事融入的方式能夠提升個案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對於如此的教學方式亦非常喜歡,也表示更喜歡學習數學。而藉由具體物的操作,亦可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與觀察出相似形邊長-面積的關係,以及透過日常生活的實例,來繪製相關的輔助圖形,有利問題的解決與相似三角形的辨別。最後亦針對本教學模組所實施的實際情況,而提出建議,做為後續教學及研究的參考方向。
期刊論文
1.張靜嚳(19990900)。國中低學習成就班的雙環數學教學。科學教育學刊,7(3),199-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熊召弟(19960200)。科學童話在自然科教學的意義。國民教育,36(3),26-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碧珍(19930500)。兒童「相似性」概念發展之研究--長方形。新竹師院學報,6,333-3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人慧、徐新逸(20050400)。兒童說故事活動的魅力與教學策略。國教世紀,215,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康木村、柳賢(2004)。國中學生「相似形」迷思概念之研究。中華民國第二十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媺恬、姚如芬(2009)。向日葵小班的分數派對--情境融入三年級分數教學之研究。第25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朱育君(2008)。故事融入國小二年級測量教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宜靜(2004)。八二年版國一學生縮圖與放大圖繪製之概念與表現(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曉菁(2007)。「故事式」數學教學模組之研究--以面積單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國展(2003)。國三學生解相似形問題之歷程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rake, S. M.(1992)。A story model: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project。Ontario:Catharines。  new window
2.李輝(2007)。故事綜合活動教學法:課程與教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淑華(2004)。情意教學:故事討論取向。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Egan, Kieran(1989)。Teaching as Story Telling: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Teaching and Curriculum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Chicago, Illinoi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咏吟(2008)。低成就學生的診斷與輔導。學習輔導:學習心理學的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