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敦煌文獻齋願文體的源流與結構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王三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San-ching
出版日期:2016
卷期:54
頁次:頁27-58
主題關鍵詞:敦煌文獻齋願文文體齋醮法會Dun-Huang manuscriptsZhai Yuan WenStyleZhai Jiao Fa Hu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48
期刊論文
1.朴鎔辰(2009)。應之の《五杉練若新學備用》編纂とその佛教史的意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57(2),5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山本孝子(2012)。應之《五杉練若新學備用》卷中所收書儀文獻初探--以其與敦煌寫本書儀比較為中心。敦煌學輯刊,2012(4),50-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三慶(2014)。十念文研究。敦煌研究,145,133-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三慶(20150300)。病釋應之與《五杉練若新學備用集》的相關研究。成大中文學報,48,69-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郝春文(1996)。關於敦煌寫本齋文的幾個問題。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2),64-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Teiser, Stephen F.(2014)。The Literary Style of Dunhuang: Healing Liturgies(患文)。敦煌吐魯番研究,14,355-378。  new window
7.小峰和明(1987)。江都督納言願文集の世界(一)--堀河院追善願文を中心に。中世文學研究,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小峰和明(1988)。江都督納言願文集の世界(二)--後三条院關連願文を中心に。中世文學研究,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小峰和明(1989)。江都督納言願文集の世界(三)--中宮賢子追善願文を中心に。中世文學研究,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小峰和明(1990)。江都督納言願文集の世界(四)法勝寺關連願文。中世文學研究,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山本孝子(20150300)。唐五代時期書信的物質形狀與禮儀。敦煌學,31,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山本孝子(2016)。凶儀における「短封」の使用--唐.五代期における書簡文の變遷。敦煌寫本研究年報,10(1),109-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山本真吾(1987)。平安時代の表白文に於ける對句表現の句法の變遷について。國語學,149,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山本真吾(1988)。漢字の用法から觀た平安時代の表白文の文体。國文學攷,118,26-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山本真吾(1989)。平安時代の願文に於ける冒頭.末尾の表現形式の變遷について。廣島大學文學部紀要,49,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山崎誠(1987)。(覺書)『文粹願文略注』零冊について。國書逸文研究,20,6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山崎誠(1983)。(覺書)江都督納言願文集佚文。國書逸文研究,10,49-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山本真吾(1991)。文章構成法から觀た平安初頭期追善文の文体。三重大學日本語學文學,2,1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渡邊秀夫(1990)。願文の世界--追善願文の哀傷類型と『文選』。國文學--解釋と鑑賞,713,5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渡邊秀夫(1986)。願文研究の一視點。リポート笠間,27,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三慶(2015)。釋應之《五杉練若新學備用》上卷與敦煌文獻等「法數」編輯之比較研究。2015敦煌論壇:敦煌與中外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敦煌研究院、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主辦 (會議日期: 2015年8月14-16日)。敦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三慶(2015)。釋應之《五杉集》中兩種特殊的齋會風俗。饒宗頤教授百歲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主辦 (會議日期: 2015年12月4-8日)。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三慶(2009)。敦煌佛教齋願文本研究。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慧皎(1993)。高僧傳。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勰、周振甫(1984)。文心雕龍注釋附今譯。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灌頂(1993)。國清百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3)。歷代法寶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法琳(1993)。辯正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道宣(1993)。集古今佛道論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道宣(1993)。續高僧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釋應之。五杉練若新學備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志磐(1993)。佛祖統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宗曉(1993)。四明尊者教行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道誠(1993)。釋氏要覽。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覺岸(1993)。釋氏稽古略。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福善、通炯(2015)。憨山老人夢遊集。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冰雪.如德、為霖.道霈(2008)。雅俗通用釋門疏式。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0)。真如藏本.玉澤不渴鈔。東京:臨川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釋圓仁、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1992)。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徵、吳偉(1995)。敦煌願文集。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班固、顏師古、楊家駱(1979)。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唐玄宗、李林甫、陳仲夫(1992)。唐六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山本孝子(2013)。應之《五杉練若新學備用》卷中における「十二月節令往還書樣/四季揔敘」の位置付け--その製作年代と利用對象者を中心として。桃の会論集六集:小南一郎先生古稀紀念論集。京都:桃の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家鈺(2000)。佛教齋文源流與敦煌本《齋文》書的復原。英國收藏敦煌漢藏文獻研究:紀念敦煌文獻發現一百周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小峰和明(2006)。江都督納言願文集の世界。院政期文學論。東京:笠間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田俊雄(1977)。李朝刊経都監と其の刊行仏典。朝鮮仏教史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山崎誠(1981)。身延文庫本「江都督納言願文集」零本について。國語國文。京都:中央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之推、王利器(1993)。歸心篇。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