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柔道運動員心理選材理論之分析
書刊名:華醫社會人文學報
作者:盧彥丞
作者(外文):Lu, Yen-che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31
頁次:頁51-62
主題關鍵詞:柔道心理素質心理選材JudoPsychological traitsPsychological sele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1
本文旨在探討柔道運動員心理選材的理論方法,以試圖明瞭柔道運動個體的心理素質,作為柔道運動選材的依據,透過有系統、有計畫、有組織、有目標的培養,不僅可以篩選出有潛力的柔道運動員,更能提升我國在世界柔道運動之競技實力。本研究藉由文獻分析法,探討國內外與國外相關的研究文獻,作為依據進行分析探討,希望能建立國內柔道運動項目,在心理選材的基本概念與理論。作為國內未來柔道運動員選材的項目內容與步驟,希望能提供國內柔道教練們在柔道運動選材上,針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期刊論文
1.張芳文、張書御(20050600)。社會甲組籃球隊運動心理技能差異性之研究。東南學報,28,437-4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laser, P.、Boettcher, H.(1985)。Testing equilibrium in swimming lessons。Theorie und Praxis der Körperkultur,34(10),745-748。  new window
3.Chmura, J.、Sobiech, K.、Slowinska, M.、Sroka, E.(1991)。Effect of speed-endurance exercise upon changes of psycho-motor capacity in basketball players。Wychowanie Fizyczne I Sport,35(1),109-117。  new window
4.Shephard, R. J.(1990)。Assessment of occupational fitness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rights legislation。Canadian Journal of Sport Sciences,15(2),89-95。  new window
5.周財勝(20110400)。我國大專甲組羽球選手休閒活動參與類型之分析。運動健康休閒學報,2,2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文進、陳雍元(19980800)。柔道專項運動測驗模式的探討。臺灣體育,98,4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潔(2005)。青少年運動員心理技能的量化分析。第一屆學校體育科學大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姜大如(2006)。臺灣羽球選手心理技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昌勇(2005)。我國優秀桌球運動員心理技能與成績表現之關連性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田麥久(1994)。運動員競技能力模型與選才標準。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獻武(1991)。運動選材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mpa, Tudor O.(1999)。Pe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Inc.。  new window
4.馬啟偉、張力偉(1996)。體育運動心理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錫讓(1997)。運動生理學原理及應用理。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簡曜輝(2000)。運動心理學。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Steinhaus, A. H.(1936)。The science of educating the body。Selections international educating。  new window
2.姚家新(2002)。運動心理學研究的現狀與發展趨勢。體育科學學科發展現狀與未來。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