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庶民文化的魔幻光影--論沈昭良的「STAGE」新紀實專題影像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吳盈諄
作者(外文):Wu, Ying-chu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10
頁次:頁69-89
主題關鍵詞:沈昭良新紀實攝影庶民文化文化肖像Shen Chao-LiangNew documentaryCommon people's cultureCulture portrai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11
期刊論文
1.白適銘(20140900)。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臺灣近現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雕塑研究,12,53-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聖閎(20130400)。相似的無人風景--從沈昭良的《STAGE》系列與貝歇夫婦談起。二十一世紀,136,119-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龔卓軍、藝術觀點編輯部(20161000)。文化肖像的凝視舞臺--沈昭良。藝術觀點,68,39-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沈昭良(20130400)。關於「幻影現實」。二十一世紀,136,111-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力昕(20150600)。意義迷陣裡的權力與暴力:作為當代藝術的新紀實攝影話語--以《鍊》與《野想》為例。傳播文化與政治,1,4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美陵(20100500)。臺灣「紀實攝影」考。藝術家,420,228-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翡倩(2015)。檔案性的辯證--沈昭良的《STAGE》系列攝影(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Rothstein, Arthur、李文吉(1993)。紀實攝影。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rthes, Roland、許綺玲(1997)。明室.攝影札記。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otton, Charlotte、張世倫、賴予婕(2015)。這就是當代攝影。新北市:大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維菁(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商品.消費。臺北市: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志明、蕭永盛(2004)。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映真(1986)。人間。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ontag, Susan、黃燦然(2010)。論攝影。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沈昭良(2012)。後記。幻影現實:沈昭良攝影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世倫(2017)。在快門開闔之間。觀.點:台灣現代攝影家觀看的刺點。臺北市:原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力昕(2013)。論新紀實攝影。再寫攝影。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少千(2009)。無窮的踏查印記。日常.微觀--沈昭良攝影展。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藝文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海鳴(2012)。[幻影現實:沈昭良攝影展]序。幻影現實:沈昭良攝影展。臺北市: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