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字形音義再探
書刊名: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作者:孟蓬生
作者(外文):Meng, Pengshe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4
頁次:頁93-110
主題關鍵詞:古文字上古音音韻學同源字PaleographyOld ChinesePhonologyCognatesTuanC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馬承源(1992)。新獲西周青銅器研究二則。上海博物館集刊,6,150-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政烺(1980)。周厲王(害夫)簋釋文。古文字研究,3,104-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珊(2003)。略論西周單氏家族窖藏青銅器銘文。中國歷史文物,45,40-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占奎(2010)。讀金隨札--內史亳同。考古與文物,2010(2),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鎮烽(2010)。內史亳豐同的初步研究。考古與文物,2010(2),30-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孟蓬生(1998)。釋「(??)」。古漢語研究,1998(3),7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光裕(1991)。新見保鼏(??)銘試釋。考古,1991(7),649-6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寶貴(2007)。以「它」「也」為偏旁文字的分化。文史,2007(3),227-2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謝捷(1998)。簡帛文字考釋札記。簡帛研究,3,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謝捷(2009)。首陽齋藏子范鬲、商鞅鈹補釋。中國古代青銅器國際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9年4月17日-18日)。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湯志彪(2009)。三晉文字編(博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章太炎(1986)。莊子解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英傑(2008)。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65)。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鎮烽(2012)。商周青銅器銘文及圖像集成。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羅振玉(2010)。增訂殷虛書契考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復華、何九盈(1987)。古韻通曉。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立故宮博物院(1999)。故宮青銅器。紫禁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7)。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漢平(1993)。金文編訂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宗焜(2012)。甲骨文字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董蓮池(2011)。新金文編。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李學勤(2011)。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2006)。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于省吾(1962)。雙劍誃諸子新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曹瑋(2002)。周原甲骨文。世界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湖南省博物館、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裘錫圭(2014)。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孟蓬生。清華簡《繫年》初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涂白奎(2012)。內史亳觚與西周王號生稱,http://www.gwz.fudan.edu.cn/Web/Show/18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旭(2013)。清華簡《芮良夫毖》「富而無淣」補證,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0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華強(2010)。新出內史亳器「虒」字用法小議,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2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于省吾(19790800)。壽縣蔡侯墓銅器銘文考釋。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德寬(2002)。說(??)。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永秉(2011)。釋三晉銘刻「鬲」字異體--兼談國博藏十七年春平侯鈹銘的真偽。簡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家浩(2008)。釋老簋銘文中的「(??)」字。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洪濤(2009)。上古音「也」字歸部總論。中國語言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守奎、劉波(2012)。續論隓字構形與隓聲字的音義。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偉武(2014)。郭店楚簡識小錄。愈愚斋磨牙集。上海: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劍(20070400)。金文「彖」字考釋。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