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職業教育到愛國報國教育:香港早期新聞教育研究(1927~1949)
書刊名:傳播與社會學刊
作者:劉書峰
作者(外文):Liu, Shufeng
出版日期:2017
卷期:39
頁次:頁189-219
主題關鍵詞:香港早期報業新聞教育職業教育愛國報國教育Hong Kong early pressJournalism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Patriotic edu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俞旭、朱立、朵志群(1998)。香港四所院校新聞教育之比較。新聞與傳播研究,1998(1),2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自新(1994)。香港中華業餘學校的創辦與結束。東山文史資料,1994(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善熙(2009)。祖父鄧稚援為梅蘭芳首次訪港演出寫長詩。縱橫,2009(7),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陸詒(1983)。回憶香港《光明報》。文史資料選輯,89,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國雄(2010)。傑克:擅寫言情小說的報人。文學評論,11,54-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文輝(19890400)。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對中華民國新聞教育及新聞事業的影響。新聞學研究,41,201-2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顧執中(1981)。上海民治新聞專科學校的誕生與成長。新聞研究資料,1981(5)=10,199+205-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方駿、熊賢君(2008)。香港教育通史。香港:齡記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新(2003)。中國新聞教育史論。北京:新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編審委員會(2006)。解放戰爭時期敵遠後方遊擊戰爭.粵桂湘地區。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教育理論研究室《陶行知年譜稿》編寫組(1982)。陶行知年譜稿。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賡武(1997)。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牧茵(2013)。移植與流變--密蘇里大學新聞教育模式在中國(1921-1952)。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香港達德學院北京校友會(1992)。達德學院的教育實踐。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陸詒(1994)。文史雜憶。上海:上海市政協文史資料編輯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達德歲月》編委會(2004)。達德歲月:香港達德學院紀念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谷城(2000)。香港報業百年滄桑。香港:明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友蘭(1977)。香港報業發展史。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410902)。香港青年記者學會昨隆重紀念記者節,溫莎茶會中參加者達二百餘人,范長江等分別懇切致辭互助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10623)。脫離總會組織關係,青年記者學會改變名稱,經五分之四會員贊同,華民政務司准予備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丁新豹(2005)。移民與香港的建設和發展--1841-1951。歷史與文化:香港史研究公開講座文集。香港:香港公共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賜樂(2010)。中業指引我走上共赴國難的光明大道。陶行知與香港「中業」教育。香港:書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翼華(1996)。達德給了我什麼。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少南(1997)。香港的中西報業。香港史新編。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佳榮、丁潔(2010)。導論:陶行知.香港.中業教育。陶行知與香港「中業」教育。香港:書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金城(2002)。憶香港中華業餘學校的生活片斷。文史資料存稿選編.教育。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秉文(1996)。達德生活的回憶。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錫良、鄭壽稠(1992)。報界名人唐碧川。恩平文史專輯.港澳台恩平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葆華(1989)。「政經會」對我們的培育--回憶香港「政治經濟研究會」。今昔依依。香港中國新聞學院校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8)。軍委會辦公廳關於嚴加限制文化界人士購機票飛港活動的代電(1941年9月15日)。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第五輯第二編:文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德偉(1982)。淪陷前夕港軍的防衛情況。香港淪陷史。香港:廣角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喬青(2010)。憶「中業」早期創校經過。陶行知與香港「中業」教育。香港:書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潤儉(2010)。「中業」復校概況。陶行知與香港「中業」教育。香港:書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夏衍(1987)。白頭記者話當年--記香港《華商報》。白首記者話華商--香港〈華商報〉創刊四十五周年紀念文集1941-1986。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明生、吳平、陳燕芳(1992)。回憶達德學院黨團組織活動。達德學院的教育實踐。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陸詒(1996)。發揚達德的好傳統。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苗子(2001)。香江之戀--記我的童年之二。青燈瑣記。北京:大眾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997)。教育部關於調查整頓私立民治新聞專科學校檔(1944年9-10月)。中國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麥勁松(1994)。回憶杜啟芝。情繫中新--香港中國新聞學院創建55周年紀念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藍威(1992)。崢嶸歲月.難忘的日子--憶香港達德學院的學習生活和革命活動。達德學院的教育實踐。北京:群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葉有秋(1989)。光,總是要放射的!記「中新」第四屆同學參加的革命文藝活動。今昔依依。香港中國新聞學院校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文炎(1994)。默默奉獻的風範--悼念黎士英同學。情繫中新--香港中國新聞學院創建55周年紀念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盧瑋鑾(1988)。達德學院的歷史及其影響。達德研究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鄭海鷗(1996)。教、學、做合一的新聞班。達德學院建校五十周年紀念文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鍾華(1991)。香港中國新聞學院。香港報業春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