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網路小說與中國特殊性--評謝奇任《致我們的青春:臺灣、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的網路小說產業發展》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馮建三
作者(外文):Feng, Chien-san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08
頁次:頁157-164
主題關鍵詞:網路小說中國致我們的青春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蕭肇君(20150600)。《數位時代的閱聽人商品》短評。傳播文化與政治,1,179-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志賢(2017)。新盲點辯論與賽伯人商品生產:數位使用者的勞動、剝削與抵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3,65-1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謝奇任(2016)。From users to labors: The transformation of online writers in Chinese online fiction market。復興崗學報,109,205-223。new window  new window
圖書
1.Curran, J.、Fenton, N.、Freeman, D.、馮建三(2015)。誤解網際網路。台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奇任(2016)。致我們的青春:臺灣、日本、韓國與中國大陸的網路小說產業發展。台北:秀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Curran, J.、Fenron, N.、Freedman, D.(2012)。Misunderstanding the internet。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其他
1.曼紐爾.安佳(20160420)。印度如何用科技遏制腐敗,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l60420/c20manuel-inyt/zh-hant/。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世人(20170506)。印度政府遭駭 1.35億人資料外洩,http://www.cna.com.tw/news/ait/201705060090-l.aspx。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宸誼(20170702)。閱文攻網路文學 赴港上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賴逸安(20170221)。使用生物認證為基礎 印Aadhaar金融政策已累積11億用戶,https://www.digitimes.com.tw/iot/article.asp?cat=158&id=0000493568_o07438q17p9dcg76e4qv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170506)。The data economy: Fuel of the future。  new window
6.(20170415)。Digital dawn; Aadhaar。  new window
7.(20170225)。Fintech in China: The age of the appacu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