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許立志文學實踐的社會學考察--從許立志墜亡事件審視全球化年代隱蔽的死亡驅力
書刊名:奇萊論衡
作者:朱志學
出版日期:2018
卷期:5
頁次:頁159-209
主題關鍵詞:社會疾苦生活世界死亡驅力詩性證詞倖存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楊凱麟(20060500)。二(特異)點與一(抽象)線--德勒茲思想的一般拓樸學。臺大文史哲學報,64,173-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魏光莒(2008)。系統理性與溝通理性:由哈貝馬斯看現代文明與傳播。中國傳媒報告,200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周興、海德格爾(1997)。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佩榮(1985)。荒謬之超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leuze, Gilles(1969)。Logique du sens。Paris:Minuit。  new window
4.Habermas, Jürgen、McCarthy, Thomas(1987)。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Boston, MA:Beacon Press。  new window
5.Kundem, Milan、艾曉明(1994)。小說的智慧。台北:智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Kleinman, Arthur、郭金華(2008)。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現代中國的抑鬱、神經衰弱和病痛。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ogue, Ronald、李育霖(2006)。德勒茲論文學。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artre, Jean Paul、周熙良(2003)。他人就是地獄--薩特自由選擇論集。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余治平(2014)。萬集鄉下這些年:中國底層社會治理的微觀敘事與個案研究。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惠芬(2013)。生死十日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秦曉宇(2015)。我的詩篇--當代工人詩典藏。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鴻(2015)。中國在梁莊。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梁鴻(2015)。出梁莊記。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立志(2015)。新的一天。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潘毅、盧暉臨、郭於華、沈原(2012)。我在富士康。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龔鵬程(1986)。詩史本色與妙悟。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Durkheim, Émile、渠東(2002)。社會分工論。臺北:左岸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Calvino, Italo、王志弘(1993)。看不見的城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秦曉宇(20141217)。打工詩人,沉浸在生活低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克華(20150112)。我在你死後的冬天來到深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青(20150107)。嚥下一枚「鐵做的月亮」:弔一位青年天才詩人之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四維(20141124)。選擇了「死亡」主題的打工詩人許立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志毅(20100512)。與機器相伴的青春和命運--潛伏富士康28天手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秦曉宇(20150214)。在現實深處採擷詩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