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物學的宗教維度
作者:朱志學
作者(外文):Zhi-Xue Zhu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安梧
吳冠宏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蔣年豐余德慧楊儒賓苦弱之力人文療癒身體人文空間Nein-Feng ChiangDer-Heuy YeeRurbin YangThe Power in WeaknessHumanistic HealingHumanistic Space of the Bo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6
本文研究主軸,聚焦當代「跨文化台灣《莊子》學」最具理論開拓潛勢的核心主題之一:「物學」的轉向;並立意藉此論題融貫「蔣年豐—余德慧—楊儒賓」晚期學思精華,以重構「人文療癒」義下的《莊子》物學 。就某個隱微的意義而言,本文所有的努力,無非是藉由「力量」與「脆弱」之弔詭性所牽動的視域翻轉,正視「身體」之「脆弱性」,並嘗試從「共在感」出發,以重探「非主體進路」的「莊學」詮釋可能。
The main axis of this paper focused on one of the potential core themes of the most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about the "transcultural Zhuangzi Research of contemporary Taiwan " : The Turn of Thing’s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topic is to integrate the late studies of“Nein-Feng Chiang , Der-Heuy Yee , Rurbin Yang”,and passing through their works to reconstruct the theory of things on "Zhuangzi" which was under the "Humanistic Healing". In a subtle sense, all the efforts in this article are nothing more than the reversal horizon caused by the paradox of "power and weakness". It means facing the fragility of body and trying to find the interpretive possibility of "non-subject " approach’s Zhuangzi-Research which based on the " Mitdasein "(being-with, Mit-sein).
一、古籍文獻

王叔岷,《莊子校詮》,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9。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
王先謙,《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
王弼,《老子道德經》,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7月。
郭象,《莊子注》,臺灣中華書局,1993年6月。
蔡振豐、魏千鈞、李忠達《藥地炮莊校注》,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4月。
張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 1978)


二、當代學界專書

余安邦主編《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台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11月)
何乏筆主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何乏筆主編《若莊子說法語》,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楊儒賓.林安梧編《地藏王手記:蔣年豐紀念集》,嘉義:佛光大學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出版,1997年。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蔣年豐《文本與實踐——西方解釋學觀點》,台北:桂冠出版社,2000。
蔣年豐《與西洋哲學對話》,台北:桂冠出版社,2005。
余德慧《生命轉化的技藝學》,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18。
余德慧《生命史學》,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2。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14。
余德慧《宗教療癒與身體人文空間》,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14。
余德慧《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3。
余德慧《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1。
余德慧《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6。
余德慧《臨終心理與陪伴研究》,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6。
余德慧《生死無盡》,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4。
余德慧《生命詩情》,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13。
余德慧《生命宛若幽靜長河》,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10。
余德慧《觀山觀雲觀生死》,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10。
余德慧《生命夢屋》,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10。
余德慧《情話色語》,台北:張老師文化出版社,2010。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台北:聯經書局,2016。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楊儒賓《五行原論:先秦思想得太初存有論》,聯經出版公司,20018。
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楊儒賓、張再林主編《中國哲學研究的身體維度》,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11.8
楊儒賓主編《自然概念史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
楊儒賓主編《氣論及身體觀》,巨流圖書公司,1997。
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
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唐山出版社,2004。
余舜德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清華大學出版中心,2008。
余舜德編《身體感的轉向》,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
王淮《王弼之老學》,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12。
王淮《郭象之莊學》,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12。
王淮《王百谷美學》,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12。
王淮《詹詹集:王淮論文及其他》,台北:印刻出版公司,2012。
顏崑陽《莊子藝術精神析論》,台北:華正出版社2005。
顏崑陽《莊子的預言世界》,台北:尚友出版社,1982。
林安梧《存有.意識與實踐——熊十力體用哲學之詮釋與重建》,台北:東大圖書,1993。
林安梧《人文學方法論》,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
林安梧《新道家與治療學》,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林安梧《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明文書局,1996。
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學生書局,2003。
吳冠宏《走向嵇康: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5。
吳冠宏《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里仁書局,2006。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里仁書局,2000。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出版中心,2008。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3。
賴錫三《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1。
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台北:聯經,2011。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16。
鍾振宇《道家與海德格》,台北:文津出版社,2010。
余蓮著、卓立譯《淡之頌:論中國思想與美學》,台北:桂冠,2006
夏可君《身體:從感發性、身體技術到元素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夏可君《庖丁解牛:莊子的無用解釋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5。
林明照《先秦道家的禮樂觀》,台北:五南圖書,2007。
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台北:五南圖書,2007。
杜保瑞《中國哲學方法論》,台北:台灣商務,2013。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台北:心靈工坊出版社,2006。
黃冠閔《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師學曼衍》(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12月)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問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1。
吳光明《莊子》,台北:東大圖書,1992。
李日章《莊子逍遙境的裡與外》,高雄:麗文文化,2000。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張再林《中國古代身道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韓林合《虛己以遊世》,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1月。
詹 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台北:台灣學生,2014。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李澤厚《美的歷程》,台北:三民書局,1996。
李澤厚、劉綱紀《中國美學史》,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7。
周慶華《身體權力學》,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5月。
汪民安編《身體的文化政治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二刷
汪民安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12月
李似珍《形神•心性•情志—中國古代心身觀述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7月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臺大文學院,1997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鄭金川《梅洛—龐蒂的美學》,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
楊大春《20世紀法國現象學之旅》,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錢文忠《末那皈依》,上海書店,2010.3.1
李天命《哲道行者》,香港明報,2009.7.1
龐培《四分之三的雨水》,唐山出版社,2009.10.1
宗白華《美從何處尋》,駱駝出版社,1987年6月。
宗白華《美學的散步》,洪範書店,2001年3月。
林同華主編《宗白華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5.1
陳榮華《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7.6
劉北城《本雅明思想評傳》,台灣商務,1998.9.1
耿幼壯《傾聽:後形而上學時代的感知範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譚家哲《形上史論》,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
譚家哲《孟子平解》,台北:唐山出版社 ,2010。
譚家哲《論語平解選篇》,台北:漫遊者文化 ,2013。
譚家哲《詩文學思想》,台北:漫遊者文化 ,2014。
譚家哲《周易平解》,台北:漫遊者文化 ,2016。
譚家哲《草思》,台北:漫遊者文化 ,2016。
方東美《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台北:黎明文化,2005。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1985。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2011。
勞思光《當代西方思想的困局》,台北:台灣商務,2014。
勞思光《虛境與希望:論當代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3。
勞思光《危機世界與新希望世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
勞思光《文化哲學講演錄》,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2。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2013 。
牟宗三《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台北:書林出版社,1999。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香港九龍:人生出版社,1970。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學生書局,1997年5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學生書局,1991年12月。
牟宗三《四因說演講錄》,鵝湖出版社,1997年9月。
牟宗三《中西哲學之會通十四講》,學生書局,1996年3月。
牟宗三《圓善論》,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牟宗三《歷史哲學》,學生書局,2000年9月。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三民書局出版社,2011.8.1
錢穆《莊子纂箋》,三民書局,2006年2月。
錢穆《莊老通辨》,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12月。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商務印書館,2001年8月。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聯經出版公司,1980年8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聯經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
楊婉儀《死‧生存‧倫理:從列維納斯觀點談超越與人性的超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
楊婉儀《哲學與生活:一種從感覺出發的哲學論述》(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
黃冠閔《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詩學曼衍》(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史作檉《文字解放之真義》,台北,書香文化出版社,1996。
史作檉《光影中遇見林布蘭》(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史作檉《尋找山中的塞尚》(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史作檉《看見真實心靈的杜布菲》(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11)
史作檉《聆聽原始的畢卡索》(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6)
史作檉《雕刻靈魂的賈克梅第》(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2007)
江宇輝《畫與真:梅洛龐蒂與中國山水畫境》(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盧迎伏《從我言到天使--里爾克的存在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2016)
李明璁《物裡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9)


三、期刊及單篇論文

余德慧、余安邦、李維倫〈人文臨床學的探究〉,《哲學與文化》第37卷第1期(2010.01)
張展源〈蔣年豐教授對後現代思潮的吸收與批判〉,發表於台灣高等研究院院訊,*本文係本院訪問學者成果報告。
吳冠宏〈人物品鑒學之新向度的探索--從蔣年豐〈品鑒人格氣象之解釋學〉一文談起〉 成大中文學報 27 2009.12[民98.12] 頁1-36
吳冠宏〈仁心詩興的進路--從馬浮的經學思想到蔣年豐的經學解釋學〉 臺大文史哲學報 73 2010.11[民99.11] 頁37-62
林維杰〈象徵與譬喻:儒家經典詮釋的兩條進路〉 中央大學人文學報 34 2008.04[民97.04] 頁1-32
張展源 〈蔣年豐地藏信仰的省思〉東海哲學研究集刊 9 民93.05 頁175-190
李宗定〈蔣年豐「地藏學派」之「佛心道身而儒行」與道教 〉揭諦 17 2009.07[民98.07] 頁1-24
楊儒賓記錄整理〈法政主體與當代社會--蔣年豐與「海洋儒學」〉 當代 110=228 民95.08 頁46-58
李明輝〈關於「海洋文化的儒學」與「法政主體」的省思 〉 當代 110=228 民95.08 頁60-73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Modern Philosophy,2002年3月,頁55-66。
楊儒賓〈喚醒物學:北宋理學的另一面〉漢學研究第35卷第2期(民國106年6月)
楊儒賓〈支離與踐形:論先秦思想裡的兩種身體觀〉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3),頁415-449。
楊儒賓〈從「以體合心」到「遊乎一氣」──論莊子真人境界的形體基礎〉收錄於《第一屆中國思想史研討會論文集──先秦儒法道思想之交融及其影響》(臺中:東海大學文學院,1989),頁185-212。
楊儒賓〈從「生氣通天」到「與天地同流」—晚周秦漢兩種轉化身體的思想〉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4期,1994年3月,頁477-520。
楊儒賓〈變化氣質、養氣與觀聖賢氣象〉,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03-136。
楊儒賓《漢學研究》期刊第35卷第2期
楊儒賓,〈無心之諍——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3期,1997年9月,頁165-169。
楊儒賓〈論「管子、白心、心術上下、內業」四篇的精氣說與全心論—兼論其身體觀與形上學的繫聯〉,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頁181-209。
賴錫三〈大陸新子學與台灣新莊子學的合觀與對話:學術政治、道統解放、現代性回應〉,《思想》第35期,頁1-41。
賴錫三〈莊子身體技藝中的天理與物性〉,《諸子學刊》第十七輯,頁1-16。
賴錫三〈《莊子》「即物而道」的身體現象學解讀〉中正漢學研究2013 年第二期(總第二十二期) 2013 年 12 月 頁 91~136。
賴錫三〈《莊子》「真人」的身體觀—身體的「社會性」與「宇宙性」之辯證〉《臺大中文學報》,14卷(2001年5月),頁1-34。
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漢學研究,第2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121-154。
賴錫三〈《周易參同契》的「先天—後天學」與「內養—外煉一體觀」〉,漢學研究,第20卷第2期(2002年12月),頁109-140。
賴錫三〈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4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137-172。
賴錫三〈《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第19期(2014年6月),頁1-76。
賴錫三〈身體、氣化、政治批判──畢來德《莊子四講》與〈莊子九札〉的身體觀與主體論〉《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59-102。賴錫三〈《莊子》精、氣、神的功夫和境界──身體的精神化與形上化之實現〉,收入《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華大學,2008)
賴錫三〈牟宗三對道家形上學詮釋的反省與轉向──通向「存有論」與「美學」 的整合道路〉,《臺大中文學報》第 25 期(2006.12),頁 285-332。
賴錫三、何乏筆、任博克〈關於莊子的一場跨文化之旅:從任博克的Wild card出發〉,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5期(2018年5月),頁19-44。
任博克、何乏筆、賴錫三〈莊子與天台的弔詭性思維:延續Wild card的跨文化對話〉,商丘師範學院學報,第34卷第7期(2018年7月),頁1-30。
王應棠論文〈棲居與空間:海德格空間思維的轉折〉,《地理學報》第五十五期(2009年)
本雅明〈波德萊爾的幾個主題〉,劉北譯:,《巴黎,十九世紀的首都》 (上海:上海人民,2006年) 
吳光明著、蔡麗玲譯〈莊子的身體思維〉,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3),頁393-414。
何乏筆〈養生的生命政治:由于連莊子研究談起〉《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115-138。
何乏筆〈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余舜德〈物與身體感的歷史:一個研究取向的探索〉《思與言》第44卷第1期(2006年3月),頁5-47。
周群振〈儒家心、身位階之衡定—讀楊(儒賓)著《儒家身體觀》書後芻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第2期,1997年6月,頁161-169。
葛紅兵〈中國思想的一個原初立場—公元3世紀前中國思想中「身」的觀念、探索與爭鳴〉,2004年12月,頁2-5。
曾昭旭〈論儒道兩家之互為體用義〉,鵝湖月刊,第21卷第4期,1995年10月,頁6~11。
黃冠閔〈巴修拉詩學中的寓居與孤獨:一個詩的場所論〉第一節「獨立意象與詩的瞬間」,收錄於《在想像的界域上·巴修拉師學曼衍》(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12月)
宋 灝〈由身體現象學談書法工夫論〉《東吳哲學學報》第28期(2013年8月),頁39-69。
宋 灝〈生活世界、肉身與藝術──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華登菲(Bernhard Waldenfels)與當代現象學〉《臺大文史哲學報》第63期(2005年11月),頁225-250。DOI: 10.6258/bcla.2005.63.08
林明照〈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中心》第30卷第3期(2012年9月),頁1-33。
林明照〈詮莊與反莊:李磎〈廣廢莊論〉中的莊學詮釋與批判〉《中國學術年刊》第33期(2011年秋季號),頁35-66。
杜保瑞〈儒道互補價值觀念的方法論探究〉,《哲學與文化》月刊330期,2001年11月。
狐安南〈《莊子》中的經驗形態:感應與反映〉,收錄於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台北:正中,1996),頁183-199。
張再林〈作為「身體哲學」的中國古代哲學〉,人文雜志,2005年第2期,頁28-31。
張文喜〈論笛卡爾與胡塞爾的身體觀及其實踐意義〉,社會科學輯刊,2002年第3期
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5-40。
湯淺泰雄著、盧瑞容譯〈「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及其與西洋的比較考察〉收錄於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1993),頁63-99。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杜維明〈身體與體知〉,當代,第35期,1989年3月,頁46-52。
伯梅(Gernot BÖhme)著、谷心鵬、翟江月、何乏筆譯〈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10-33。
何乏筆(Fabian Heubel)〈修身•個人•身體—對楊儒賓「儒家身體觀」之反省〉,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0卷第3期,2000年9月,頁293-308。
何乏筆(Fabian Heubel)〈氣氛美學的新視野——評介伯梅:氣氛作為新美學的基本概念〉,當代,188期,2003年4月,頁34-43。
何乏筆(Fabian Heubel)〈精微之身體:從批判理論到身體現象學—〉,哲學雜誌, 第29期,1999年夏季號,頁162-175。
宋灝,〈逆轉與收回:《莊子》作為一種運動試驗場域〉,《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 22 卷第 3 期(2012.9)
黃冠閔:〈觸覺中的身體主體性──梅洛龐蒂與昂希〉,《臺 大文史哲學報》第 71 期(2009.11)
楊凱麟〈為德勒茲說情〉,《分裂分析德勒茲-先驗經驗論與建構主義》序,2017/11,河南大學出版社,1-4。
楊凱麟〈由阿甘本折返德勒茲:無形式生命與「流變-分子革命」〉,《中山人文學報》,2015/07,第39期,21-37。
楊凱麟〈起源與重複:德勒茲哲學的差異問題性〉,《政大哲學學報》,2014/01,第31期,107-140。
楊凱麟〈德勒茲哲學的思想與特異性〉,《文化與語言論叢》,國立中山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0/06,271-296。
楊凱麟〈二(特異)點與一(抽象)線:德勒茲思想的一般拓樸學〉,《台大文史哲學報》,2006/05,第64期,173-189。
楊凱麟〈德勒茲的特異性思考:事件的間接自由言說與無人稱場域〉,2003年台灣哲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2003/12/27。
楊凱麟〈德勒茲「思想-影像」或「思想=影像」之條件及問題性〉,《台大文史哲學報》,2003/11,第59期,337-368。
楊凱麟〈德勒茲哲學中零度影像之建構〉,《揭諦》,2003/06,第5期,215-237。
楊凱麟〈從傅柯到德勒茲〉,《德勒茲論傅柯》,吉勒.德勒茲著,楊凱麟譯,2000/01,台北:麥田,9-36。
楊凱麟〈虛擬與文學:德勒茲文學論〉,《中外文學》,1999/08,28:3=327,29-49。
楊凱麟〈域外的幻想者-一個德勒茲式的傅柯〉,《台灣賦格》,【德勒茲紀念專輯】,1996/02,58-64。
劉笑敢〈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第33卷第7期(2006年7 月),頁29-42。
劉笑敢〈莊子之苦樂觀及其啟示〉《漢學研究》第23卷第1期(2005年6月),頁107-129。
王心運(2006):〈身體與處境──赫曼‧許密茲(Hermann Schmitz)的新現象學簡介〉。《哲學與文化》,381:83-100。
 汪文聖(2004):〈亞里斯多德與海德格論存有的「剝奪」與「復原」──「疾病」與「療癒」的現象學意義溯源〉。《揭諦》,6:1-30。
龔卓軍(2004):〈現象學論死亡──以列維納斯為線索〉。《揭諦》,6:195-221。
龔卓軍〈庖丁手藝與生命政治:評介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79-99。 
伍至學〈庖丁解牛作為一種隱喻〉,發表於文化大學哲學系主辦之:《2006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06年5月。
蔡璧名〈《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漢學研究》第33卷第4期(2015年12月),頁73-108。
蔡璧名〈疾病場域與知覺現象:《傷寒論》中「煩」證的身體感〉《臺大中文學報》第23期(2005年12月),頁1-44。另收錄於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頁165-203。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蔡璧名,〈「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臺大中文學報》第34期(2011年6月),頁1-54。
蔡璧名〈感應與道德—從判比儒、道與《易傳》的成德工夫論「道德」開展的另一種模式〉,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6卷第2期,頁1-25。
葛浩南〈莊子哲學的虛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8卷第4期(2008年12月),頁59-70。
朱生堅〈「氣韻」在中國古代美學中的發展〉,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頁75-78。
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317-344。
周翊雯〈郭象注莊中身體思維探究〉,《鵝湖月刊》365期,2005年11月。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月刊》314期,2001年8月。
孫世民〈郭象身體思維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3期,2006年12月。
孫世民〈嵇康養生論探析〉,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興大人文學報》38期, 2007年3月。
孫世民〈嵇康身體相須論〉,發表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主辦之「儒道國際學術研討會——魏晉南北朝」,2007年4月14-15日。
陳靜容〈觀看自我的藝術——試論魏晉時人身體思維的釋放與轉向〉,《東華人文學報》第9期,2006年7月。
趙衛民〈莊子的風神〉,《鵝湖月刊》315期,2001年9月。
蔡偉鼎〈語言的邊際——論莊子的弔詭〉,《哲學與文化》329期,2001年10月。
陳美華〈另類身體觀〉,當代,第34卷,2000年4月,頁94-101。
栗山茂久〈身體觀與身體感—道教圖解和中國醫學的目光〉,古今論衡,第3卷,1999年12月,頁147-154。
賴俊雄〈研磨自己的鏡片看世界:與賴俊雄談理論〉《中外文學》,第46卷,第2期(2017)。
波德里亞〈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收錄於《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四月)。
李維倫〈余德慧的詮釋現象學之道與本土臨床心理學的起點〉,收錄於余安邦主編《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7.11)。
彭榮邦〈文化主體策略?後殖民角度的反思〉,收錄於《本土心理學研究》; 47期 (2017 / 06 / 01) 。
彭榮邦〈人文的凝視:追尋余德慧先生逝去未遠的身影〉,收錄於余安邦主編《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7.11)。
蔡怡佳〈在非現實母體中悠晃:余德慧教授的本土宗教療癒之道〉,收入《人文臨床與倫理療癒》(台北:五南出版社,2017年11月)。
楊儒賓、何乏筆〈從身體體現社會〉,收錄於《身體與社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12月)。
何儒育〈論《莊子·德充符》之創傷療癒〉,《清華學報》第46卷第一期,105年3月,頁1-40。
班雅明〈打開我藏書〉,收錄於漢娜阿倫特《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9)。
克萊爾.柯勒布魯克《導讀德勒茲》重慶大出版社
波德里亞〈巴塔耶作品中的死亡〉,收錄於《象徵交換與死亡》(南京:譯林出版社,2006年四月)
喬治·昆斯(George Kunz)書名以寄意:(1998).The paradox of power and weakness:Levinas and an Alternative Paradigm for psycholog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列維納斯〈弗朗茨•羅森茨維格——現代猶太思想家〉譯者:王立秋,譯自Emmanuel Levinas, “Franz Rosenzweig: A Modern Jewish Thinker”, in Outside the Subject, trans. Michael B. Smith,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1993. p.49-66, 164。
林俊臣〈學書札記〉,刊載於2015年11月25日 中國時報。
郁達夫,〈骸骨迷戀者的獨語〉,《郁達夫全集‧卷三》(杭州:浙江文藝,1992)
林立〈骸骨的迷戀:論新文學家創作舊體詩的緣由〉《東方文化》第四十三卷第一、二期合刊,頁197-233,2010年12月。
鍾敬文,〈《天風海濤室詩鈔》跋語〉,收入楊哲編,《中國民 俗學之父》(合肥:安徽教育,2004)。


四、中研院文哲所學術評論專輯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七卷・第一期《儒門內的莊子》評論專輯
出版商中國文哲研究所出版日期2017.3.1
1. 導言:期待波瀾壯闊之第三波莊子學 /鍾振宇 1 - 2
2. 《儒門內的莊子》與「跨文化臺灣《莊子》學」 /賴錫三 3 - 30
3. 從《儒門內的莊子》淺議「莊子化的儒學」是否可行? /林遠澤 31 - 44
4. 儒門新氣象與人文之源:評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 /林明照 45 - 54
5. 莊子的形氣主體與無用的共通體――由楊儒賓的思考出發 /鍾振宇 55 - 70
6. 儒內儒外?莊子何歸?――《儒門內的莊子》述評 /徐聖心 71 - 80
7. 點化儒、莊成為同源並濟的魔法師――談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 /吳冠宏81 - 90
8. 「何謂遊之主體?」對話紀錄 /劉思妤/整理、何乏筆/校訂 91 - 108
9. 莊子:遊化於孔老思孟之間或之上的精神 /楊儒賓 109 - 122


五、西方譯著與著作

史賓格勒《西方的沒落》(台北:遠流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0.4.30)
榮格《榮格自傳》(台北:張老師文化,2014.4.30)
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林志明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7)
本雅明《德意志悲苦劇的起源》(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漢娜阿倫特《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9)
侯世達(Douglas Richard Hofstadter)《哥德爾、艾舍爾、巴赫——集異壁之大成》譯者: 嚴勇 / 劉皓明 / 莫大偉(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5)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著、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Being & time),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1999年
海德格爾《藝術作品的本源》,收錄於孫周興選編《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三聯書店1996.1.1
海德格爾《林中路》,台北商務印書館,2015.12.1
亞蘭米龍《未定之圖:觀空間》(台北:漫遊者文化,2017年10月)
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劉北成、楊遠嬰譯,規訓與懲罰(SURVEILIER ET PUNIR),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年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Phenomenologie de la perception),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梅洛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龔卓軍譯,眼與心,台北:典藏出版社,2009年
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著、程小牧譯,內在經驗,北京:三聯書店,2017年
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著、賴守正譯,情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著、龐學銓譯,新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馬丁布伯《我和你》,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6.1
巴什拉《火的精神分析》,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10.1
巴什拉《水與夢》,河南大學出版社2017.1.1
巴舍拉《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出版社,2003.7.23
羅蒂《後哲學文化》,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7.1
韋伯《學術作為一種志業》,遠流出版社,1991.10.16
格爾茨《文化的解釋》,譯林出版社,2008.5.1
赫爾曼.施密茨(Hermann Schmitz)著、龐學銓、馮芳譯,身體與情感,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札巴拉(Santiago Zabala)著、劉梁劍譯,存在的遺骸:形上學之後的詮釋學存在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
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著、朱剛譯,總體與無限:論外在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列維納斯(Emmanuel Lévinas)著、吳惠儀譯,從存在到存在者,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德勒茲(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著、周穎、劉玉宇譯,尼采與哲學,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年
德勒茲(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迦塔利(Félix Guattari)著、張祖建譯,什麼是哲學,湖南,湖南文藝出版社,2007年
德勒茲(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著、陳永國編譯,遊牧思想,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馬丁布伯(Martin Buber)著、陳維剛譯,我與你,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
羅森茨維格(Franz Rosenzweig)著,孫增霖、傅有德譯,救贖之星,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2013年
蕭沆(Emile Michel Cioran)著、宋剛譯,解體概要,台北:行人出版社,2008年
齊奧朗(Emile Michel Cioran)、沙湄譯,眼淚與聖徒,上海:商務印書館,2014年
卡山札基(Νίκος Καζαντζάκης)著,白仲青、郭顯煒譯,拯救神的人,台北:究竟出版社,2001年
瑪莎納斯鮑姆(Martha C.Nussbaum)著,徐向東、陸萌譯,善的脆弱性,江蘇:譯林出版社,2007年
石田秀實著、楊宇譯:氣•流動的身體—中醫學原理與道教養生術,臺北:武陵出版社,1996年
凱博文(Arthur Kleinman)《道德的重量:不安年代的希望與救贖》(台北:心靈工坊,2007年9月)
魯道夫.奧 托著,成窮、周邦憲譯,《論神聖:對神聖觀念中的非理性因素及其與理性之關係的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栗山茂久著、陳信宏譯,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The expressiveness of the body and the divergence of Greek and Chinese medicine),臺北:究竟出版社,2001年
尚.路客.南希、瑪蒂德.莫尼葉著、郭亮廷譯《疊韻:讓邊界消失,一場哲學家與舞蹈家的思辨之旅》,台北:漫遊者文化,2015年。
安德魯•斯特拉桑(Andrew J. Strathern)著、王業偉、趙國新譯,身體思想(Body Thoughts),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英)布萊恩•特納(Bryan S.Turner)著,馬海良、趙國新譯,身體與社會(The Body and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0年
黛安•艾克曼(Diane Ackerman)著、莊安祺譯,感官之旅(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senses),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4年
余蓮(Francois Jullien)著、林志明、張婉真譯,本質或裸體(De L’essence ou du nu),新店市:桂冠出版社,2004年
詹姆斯•施密特(James Schmidt)著、尚新建、杜麗燕譯譯,梅洛龐蒂:現象學與結構主義之間(Maurice merleau-ponty : between phenomenology and structuralism),臺北:桂冠出版社,1992年
(美)約翰•奧尼爾(John O’neill)著、張旭春譯,身體形態—現代社會的五種身體(Five Bodies: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9年
薩依德《論晚期風格:反常合道的音樂與文學》,麥田,2010.3.19
薩依德《音樂的極境:薩依德音樂評論集》,太陽社,2009.12.23
薩依德《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麥田,2006.7.17
阿多諾《貝多芬:阿多諾的音樂哲學》,聯經,2009.3.24


六、博士論文:

林俊臣《中國書法「人——書」問題析論》2015.1


七、數位及網頁資料

張志揚〈羅馬史的讀法〉,http://www.aisixiang.com/data/9310.html
傅道彬〈文學人類學:一門學科,還是一種方法?〉2016/02/26  文章來源:愛思想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RAeBK2.html
張旭東〈書房與革命〉,文章來源:http://www.readers365.com/dushu20nian/88/120585.htm
鄔斯賓斯基《第三工具》
原文網址: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77041332/
林谷芳:契入傳統樂器正是對生命的一種絕佳觀照,2016-06-14 由北京大學出版社發表。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aPRake.html
中國書畫報社新媒體中心〈字裡相逢 「養」出來的文人書法〉2017/04/06 來源:中國書畫報社新媒體中心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MakGe.html
張大春〈我讀與我寫──一個書法觀眾的場邊回憶〉,張大春個人臉書專頁
原文網址:http://www.longyaool.com/thread-33154-1-1.html
齊奧朗(Emile Michel Cioran)、王立秋譯,絕望之巔,豆瓣網,網址:https://site.douban.com/173214/widget/works/9842922/(作者2017.4.7讀取)
「李建緯的胡言胡語」學術網誌2010.4.20文章〈班雅明的世紀末預言:機械複製時代下的藝術作品〉:文章出處:http://chianweilee.blogspot.tw/2010/04/blog-post_2295.html
香港「無睡意哲學」學術網站文章〈沒有事實,只有解釋〉2016.10.28。網址:https://philosophy.hk01.com/channel/報導/51153/尼采:沒有事實,只有解釋---EP61
汪暉〈聲之善惡:什麼是啓蒙?--重讀魯迅的《破惡聲論》〉,收錄「人文與社會」學術網站(2010.10.30),網址: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2150
萬仞樓主〈班雅明的臨終〉2016.8.3文章來源:https://home.gamer.com.tw/creationDetail.php?sn=3277293
巴舍拉認為「前科學」與「科學」之間的「認識論障礙」文章來源:http://www.qstheory.cn/freely/2014-08/11/c_1112018039.htm
吳易叡(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醫學倫理及人文學部副主任/助理教授)2018.3.23發表於「歷史學的柑仔店:從台灣思考歷史的書寫」的〈醫學人文修練記〉文章網址:
http://kam-a-tiam.typepad.com/blog/2018/03/醫學人文修練記.html
羅森茨維格(Franz Rosenzweig)復旦大學哲學系 吳樹博(博士生) 譯,孫向晨校〈論世界、人和上帝〉,文章出處: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8410264/
中國書畫報社新媒體中心〈字裡相逢 「養」出來的文人書法〉2017/04/06 來源:中國書畫報社新媒體中心
原文網址:https://read01.com/oMakGe.html
鄔斯賓斯基《第三工具》英譯全文。文章來源:https://electrodes.files.wordpress.com/2012/09/tertium_organum__ouspensky.pdf
巴塔耶《宗教的理論》轉引自:「According to  Bataille, religion is "the search for lost intimacy" (p. 57). 」文章來源: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id=OCRTgORwheoC&pg=PA48&lpg=PA48&dq=巴塔耶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