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街道名稱探析澳門城市空間與政治權力的互動
書刊名:澳門科技大學學報
作者:閆少石閆笑一
作者(外文):Yan, ShaoshiYan, Xiaoyi
出版日期:2017
卷期:11:1/2
頁次:頁1-6
主題關鍵詞:空間政治街道名稱意識形態身份認同Politics of spaceStreet nameIdeology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周大鳴(1997)。澳門的族群。中國社會科學,1997(5),141-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韻翠(20130300)。批判地名學--國家與地方、族群的對話。地理學報,68,69-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蘊茜(2005)。日常生活中殖民主義與民族主義的沖突:以中國近代公園為中心的考察。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5(5),83-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承旭(2006)。城市文化的空間解讀。規劃師,2006(4),6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湯翠蘭(2013)。從澳門地區及街道名稱看當地的縮略語言現象。北方語言論叢,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彭海鈴(2007)。澳門街道名稱與城市文化形象。城市文化形象的塑造:第八屆粵臺港澳文化交流研討會。澳門:澳門基金會。95-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潔貞(2002)。澳門街道名探析(碩士論文)。暨南大學,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漢強、吳志良(1994)。澳門總覽。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志良(1999)。澳門政治發展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皮埃爾.布爾迪厄(2001)。社會空間與象徵權力。後現代性與地理學的政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亨利.列斐伏爾(2003)。空間政治學的反思。現代性與空問的生產。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