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革時期「極左思潮」個案︰上海「反復辟學會」(上)
書刊名:二十一世紀
作者:董國強樊建政
作者(外文):Dong, Guo-qiangFan, Jian-zhe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73
頁次:頁63-74
主題關鍵詞:反復辟學會極左思潮異端思潮新思潮文化大革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徐友漁(19961000)。異端思潮和紅衛兵的思想轉向。二十一世紀,37,52-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樊建政、董國強(20160600)。文革初期復旦大學的「黑材料」風潮。二十一世紀,155,29-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印紅標(19960800)。文革的「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二十一世紀,36,37-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alder, Andrew G.(2006)。Ambiguity and Choice in Political Movements: The Origins of Beijing Red Guard Factionalism。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2(3),710-750。  new window
5.(1966)。熱烈歡呼上海工人的大喜事「捍衛毛澤東思想工人赤衛隊」上海總部成立。革命戰鬥快報,2,版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8)。行動起來,向反動思潮宣戰。復旦戰報,34,版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卞權(2011)。池東明炮打張春橋。炎黃春秋,2011(1),5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67)。「內戰」紀事。新復旦,3,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董國強(2006)。從南京大學「倒匡」事件看「文革」的複雜屬性與多重面相。二十一世紀(網路版),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erry, Elizabeth J.、Xun, Li(1997)。Proletarian Power: Shanghai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2.王紹光(1993)。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年一(1989)。大動亂的年代。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中杰(2005)。復旦往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印紅標(2009)。失蹤者的足跡--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遜(2015)。革命造反年代:上海文革運動史稿。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alder, Andrew G.(1978)。Chang Ch'un-ch'iao and Shanghai's January Revolution。Ann Arbor, MI: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new window
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逄先知、馮蕙(2013)。毛澤東年譜(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4)。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唐伯固(1999)。吹盡狂沙:楊第甫自述。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心向黨戰鬥小組、生物系「赤衛隊」(1966)。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事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永嘉、金光耀、鄧杰(2014)。巳申春秋--我對文革初期兩段史實的回憶。香港:大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上海「文革」史料整理編纂小組(1992)。上海「文化大革命」史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秀惠(1976)。致蘇振華、倪志福、彭沖同志的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秀惠(1963)。入黨申請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秀惠(1964)。我願意當一輩子的農民--決心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秀惠(1977)。關於日記、手冊及其他的說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秀惠(1970)。我的檢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秀惠(1966)。致同濟大學革命戰友的公開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反復辟戰鬥小組(1967)。關於炮打的檢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秀惠(1977)。控訴材料之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上海市革命委員會寫作組(1970)。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種反動思潮資料彙編(二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反復辟學會(1967)。「反復辟學會」情況介紹(草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秀惠(1966)。致曹荻秋同志的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一(1966年7月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二(1966年7月1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三(1966年7月3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四(1966年7月18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五(1966年7月22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六(1966年7月31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秀惠(1966)。幫幫忙--建議之七(1966年8月6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反復辟戰鬥小組(1966)。致黨委的第二封公開信--文化革命的一切權力必須歸於文化革命委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國際政治系二年級「反復辟」(1966)。強烈抗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秀惠(1966)。電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670122)。一切權力歸革命造反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670122)。造反就是要奪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9670122)。無產階級革命派大聯合,奪走資本主義道路當權派的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上海掃雷縱隊(1967)。復旦妖猴的〈二十問〉矛頭指向哪裏?--反問復旦「孫悟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遵義聯合戰鬥隊「中流擊水」戰鬥隊(1967)。八問反復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新復旦紅革會造反聯絡站聯合調查組(1967)。紅革會混蛋頭頭炮打中央文革罪行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反復辟戰鬥小組(1967)。再論復旦必須第二次大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上海市委機關革命造反聯絡站(1967)。以紅革會某些負責人為代表的炮打中央文革的反動逆流紀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信東(1967)。請罪與交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中央文化革命小組(1967)。中央文革特急電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967)。袁偉生日記(1967年1月30日至4月21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安文江(1989)。我不懺悔。歷史在這裏沉思:1966-1976年紀實。北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永毅、孫大進(1997)。總論:異端初露,思潮迭起的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化大革命和它的異端思潮。香港:田園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14)。周恩來對外交部的講話(1967年10月18日)。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14)。中共中央、中央文革批轉江西省革籌小組正確對待極「左」派的經驗(1967年12月25日)。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國凱(2008)。論人民文革。文化大革命:歷史真相和集體記憶。香港:田園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印紅標(2009)。[失蹤者的足跡: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前言。失蹤者的足跡: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青年思潮。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過河卒戰鬥小組(1966)。概況。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紀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66)。曹荻秋講話(1966年8月26日晚)。在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中曹荻秋言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014)。周恩來陳伯達在外地來京群眾有線廣播大會上的講話(1967年1月22日)。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反復辟戰鬥小組(1968)。復旦大學必須第二次大亂。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祖泉(1966)。十二月二日蔡師傅在造反派的大會上發言。巨大的鼓舞,有力的支持--全國活學活用毛主席標兵蔡祖泉同志奮起揭發復旦保皇黨委執行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祖泉(1966)。十二月三日,在「聲討反革命修正主義份子楊西光罪行大會」上的發言。巨大的鼓舞,有力的支持--全國活學活用毛主席標兵蔡祖泉同志奮起揭發復旦保皇黨委執行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蔡祖泉(1966)。蔡祖泉在復旦大學革命造反派十二月五日召開的「打倒楊西光,砸爛楊家店」大會上的講話。巨大的鼓舞,有力的支持--全國活學活用毛主席標兵蔡祖泉同志奮起揭發復旦保皇黨委執行的資產階級反動路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東方紅公社、反復辟戰鬥小組、只爭朝夕戰鬥小組(1968)。蔡祖泉是甚麼人?(1967年1月21日)。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紅衛兵復旦大學第三司令部(1968)。紅衛兵復旦大學第三司令部聲明(1967年1月31日)。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紅衛兵復旦大學第三司令部(1968)。再次聲明(1967年2月1日)。復旦大學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大字報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