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語體角度的先秦語法演變分析--從《左傳》、《荀子》中的「雖然」、「然則」談起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劉承慧
作者(外文):Liu, Cheng-hu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37:2=97
頁次:頁1-24
主題關鍵詞:語體語法演變指代表態語氣轉折事理先秦漢語Linguistic registerGrammatical changeRanDemonstrative markerAttitude markerConcessive markerPre-Qin Chine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劉承慧(20131200)。有關先秦句末語氣詞的若干思考。漢學研究,31(4)=75,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勝利(2010)。論語體的機制及其語法屬性。中國語文,2010(5),400-412+4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承慧(2008)。先秦「也」、「矣」之辨--以《左傳》文本為主要論據的研究。中國語言學集刊,2(2),43-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游文福(2009)。《孟子》雖字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建忠、呂叔湘、王海棻(2001)。馬氏文通讀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解惠全、崔永琳、鄭天一(20080500)。古書虛詞通解。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仁林、解惠全(1989)。虛字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左丘明、楊伯峻(2009)。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月華、潘文娛、故韡(2001)。實用現代漢語語法。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樹達(2013)。詞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Lyons, John(1995)。Linguistic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