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社會底層女人的哀與怨--論蕭紅小說中的女性苦難與身體書寫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何秀珠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3
頁次:頁1-21
主題關鍵詞:蕭紅女性苦難身體書寫動物擬態物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2
蕭紅(1911-1942),出生於黑龍江呼蘭縣一個極度重男輕女的地主家庭。她是一個叛逆的女性,不屈從父權專制。尋找一個愛的歸宿,是她一生追求的目標。然而,童年母愛的缺失、貧窮的流亡生活、和蕭軍和端木蕻良兩段不幸的婚姻經歷,都給她帶來了難以磨滅的痛苦,於是把自己的苦難遭遇都融入到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悲慘的女性形象,充分反映出女性的苦難。因此,本文想探討蕭紅小說中,對這些女性人物悲劇的刻畫,是出自於什麼樣的社會根源?接著,本文想進一步分析蕭紅小說是如何描寫婚姻對女性的束縛與傷害?從以上兩個面向,可以看到蕭紅小說對女性苦難的完整呈現。最後,本文要分析蕭紅小說,如何以自覺的女性視野,運用物種擬態的方式,去進行一種奇特的女性身體書寫,因為這也反映了女性的苦難與悲劇,是探究蕭紅小說不可忽視的藝術手法。通過對這些女性生存境況的敘寫,顛覆了傳統社會對母親角色的讚揚和認同,也彰顯了對生兒育女的厭惡。以女性意識的觀點,運用動物擬態的身體寫法方式,充分表達了她對女性身體苦痛的控訴和抗議
期刊論文
1.林幸謙(20010900)。蕭紅小說的妊娠母體和病體銘刻--女性敍述與怪誕現實主義書寫。清華學報,31(3),301-3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寄澎(19920800)。鄉土與女性--蕭紅筆下永遠的關懷。中外文學,21(3)=243,4-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學謙、劉森。母親神話的解構:論蕭紅對母親形象的書寫。北京工業大學學報,11(4),6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幸謙(2004)。蕭紅文本的女體/母體寓言。南開學報,2004(2),70-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葛浩文(1989)。蕭紅新傳。香港: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義(1998)。楊義文存第二卷: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志清、劉紹銘(1979)。中國現代小說史。香港:友聯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潔儀(2005)。現實與象徵:蕭紅「自我」、「女性」、「作家」的身份探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Goldblatt, Howard、鄭繼宗(1980)。蕭紅評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駱賓基(1981)。蕭紅小傳。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蕭紅(1980)。小城三月。臺北:中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蕭紅(1981)。馬伯樂。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蕭紅(1995)。商市街。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紅(2012)。蕭紅大全集。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霜天(1983)。夢迴呼蘭河傳。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鐵鋒(1991)。蕭紅文學之路。哈爾濱:哈爾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陽山(1985)。五四與中國--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Goldblatt, Howard(1987)。蕭紅的商市街。台北:林白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孟悅、戴錦華(1993)。浮出歷史地表:中國現代女性文學研究。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