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修訂之訓練因應策略
書刊名:中華體育季刊
作者:黃勝盟黃泰益陳金鼓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Sheng-mengHuang, Tai-yiChen, Chin-ku
出版日期:2019
卷期:33:3=130
頁次:頁195-208
主題關鍵詞: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編排方式Competitive gymnasticsScoring rulesElement compos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8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蔡亨(20070800)。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演進。大專體育,91,140-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光輝、湯文慈(20100600)。2009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修訂內容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4(2)=93,156-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智贏(20060600)。從新規則的修定探討男子體操訓練方法的因應。中華體育季刊,20(2)=77,86-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智郁、高明峰、陳光輝(20131200)。地板、吊環、單槓項目評分規則修改內容對整套動作編排的 影響--以2013年版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為例。大專體育,127,2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光輝、王明鴈、陳嘉遠(20050600)。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修改內容之比較分析(1993-2004)。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6(1),5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嘉遠(1993)。1993至1996年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的理解。體育與運動,85,148-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肖維青、文小毛(2005)。手倒立的力學分析。宜春學院學報,27(4),123-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高正(20170900)。以國際評分規則週期概念比較世錦賽及奧運會男子競技體操單項決賽分值表現--以2013~2016年版為例。運動教練科學,47,79-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輝、席本玉(2009)。2009年國際男子體操評分規則的變化評析。體育世界‧學術,2009(2),106-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光輝、陳智郁、高明峰(20130300)。競技體操分腿全旋動作訓練方法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7(1)=104,9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孫亦光(1990)。後手翻接後空翻起跳時的力學分析。體育教學,1990(2),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亦光(1990)。男子自由體操團身後空翻三周技術分析。體育教學,1990(1),5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文壽、高健(1993)。李春陽自由體操團身後空翻三周動作的技術分析。中國體育科技,28(8),1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方雩、陳銘堯、陳金鼓(20100600)。國際男子競技體操評分規則之演變。運動研究,19(1),152-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光輝、湯文慈(20111200)。鞍馬專項肌力訓練方式探討。中華體育季刊,25(4)=99,659-6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光輝、陳五洲(20110900)。從競技體操評分規則的規範探討結束動作之選擇--質與量的考量。中華體育季刊,25(3)=98,548-5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玉斌(2003)。體操新概念--高水平運動員訓練行為控制規律研究。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