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企業濫用個人信息的法律應對
書刊名:一國兩制研究
作者:文立彬
作者(外文):Wen, Libi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42
頁次:頁139-150
主題關鍵詞:企業個人信息刑事合規制度人工智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Ohm, Paul(2010)。Broken Promises of Privacy: Responding to the Surprising Failure of Anonymization。UCLA Law Review,57(6),1701-1777。  new window
2.喻海松(20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的司法適用態勢與爭議焦點探析。法律適用,2018(7),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文立彬(2019)。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刑事判決實證研究--以2015-2018年335份相關生效判決為樣本。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薇、池建新(20171200)。美歐個人信息保護制度的比較與分析。情報科學,2017(12),115-119+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齊愛民、張哲(2018)。識別與再識別:個人信息的概念界定與立法選擇。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2),119-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項定宜(2019)。比較與啟示:歐盟和美國個人信息商業利用規範模式研究。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4),48-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曉亮(2015)。論我國"單位犯罪"概念的摒棄--以域外比較為切入點。政治與法律,2015(3),29-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瑞華(2019)。企業合規制度的三個維度--比較法視野下的分析。比較法研究,2019(3),69-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本燦(2018)。刑事合規理念的國內法表達--以"中興通訊事件"為切入點。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8(6),96-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洹民(2018)。個人信息保護中知情同意原則的困境與出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文立彬(2017)。大數據時代下侵入公民信息系統罪的設立。理論月刊,2017(10),96-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熊謀林(2013)。我國罰金刑司法再認識--基於跨國比較的追蹤研究(1945-2011)。清華法學,2013(5),86-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勇、江奧立(2018)。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中的信息數量及認定規則。上海政法學院學報,2018(1),2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付玉明(2017)。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之"批量公民個人信息"的數量認定規則。浙江社會科學,2017(10),24-30+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烏爾里希•齊白、周遵友、江溯(2012)。全球風險社會與信息社會中的刑法:二十一世紀刑法模式的轉換。中國法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