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武俠小說中主體在存有論上對於孤獨的耽溺與逾越:一個從勒維納斯出發的探討
書刊名:高雄師大學報. 人文與藝術類
作者:翁小珉
作者(外文):Weng, Hsiao-mi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47
頁次:頁93-118
主題關鍵詞:武俠小說主體性孤獨勒維納斯Martial arts fictionSubjectivitySolitudeEmmanuel Levina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翁小珉(20160600)。家庭意象的結構性投射--論武俠小說中具童話色彩的潛意識成分。竹蜻蜓,2,221-2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奕德(2006)。Cultural Bodies in Gu Long。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9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照(2006)。系譜的破壞與重建--論古龍的武林與江湖。傲世鬼才一古龍:古龍與武俠小說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13-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平原(1995)。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類型研究。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洪生(1994)。葉洪生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平原(1998)。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龔鵬程(1987)。大俠。臺北:錦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洪生、林保淳(2005)。臺灣武俠小說發展史。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古龍(2009)。多情劍客無情劍。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金庸(2003)。射鵰英雄傳。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羽生(2009)。七劍下天山。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翁文信(2008)。古龍一出,誰與爭鋒:古龍新派武俠的轉型創新。臺北市: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諸葛青雲(1997)。紫電青霜。台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古龍(2008)。誰來跟我乾杯。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倪匡(1999)。杏花劍雨。臺北:風雲時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大春(2000)。離奇與鬆散--從武俠衍出的中國小說敘事傳統。小說稗類。臺北: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慶華(1993)。俠的神話性與社會功能--兼論俠的「出路」問題。俠與中國文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Levinas, Emmanuel、Cohen, Richard A.(1989)。Time and the Other。The Levinas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4.Levinas, Emmanuel、Lingis, Alphonso(1989)。There is: Existence without Existents。The Levinas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  new window
5.Sartre, Jean-Paul、Frechtman, Bernard(2001)。What Is Writing?。What Is Literature?。Routledge。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