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諧聲假借的原則及複雜性
書刊名:嶺南學報
作者:張富海
作者(外文):Zhang, Fuhai
出版日期:2018
卷期:復刊10
頁次:頁95-106
主題關鍵詞:古文字戰國竹簡上古音諧聲假借一聲之轉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党懷興(1992)。〈六書故〉"因聲以求義"論。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1),6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誠(1984)。訓詁學。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劍(2013)。戰國竹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大昕(1997)。嘉定錢大昕全集。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國維(1983)。王國維遺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澐(2012)。古文字學簡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姚信。昕天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玄同(2011)。錢玄同文字音韻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朴慧莉、程少軒(2017)。古文字與漢語歷史比較音韻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裘錫圭(2012)。裘錫圭學術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張尚芳(2013)。上古音系。上海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力(2000)。訓詁學上的一些問題。王力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彤(2017)。諧聲、假借和通假的語音性質。古文字與漢語歷史比較音韻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琳儀(2013)。楚王(今頁)鐘器主新探。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研究叢書‧何琳儀卷。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