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王魁負桂英》的當代映象:以京劇、豫劇、歌仔戲編演為例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張啓豐
作者(外文):Chang, Chi-fe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09
頁次:頁7-65
主題關鍵詞:王魁負桂英京劇歌仔戲豫劇文人女性民俗Wang Kuei's Betrayal of GuiyingPeking operaKua-a operaTaiwan bangzi operaLiteratiWomanFolklo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葉慶炳(19701108)。論元人雜劇中的劇人之劇與詩人之劇。淡江學報,9,33-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安祈(19920300)。有關梨園戲「王魁」劇本研究的幾點補充和疑問。民俗曲藝,76,59-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幸慧(20080600)。臺灣戲曲學界對京劇文本創作的影響:由《閻羅夢》的映象說起。民俗曲藝,160,123-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培凱(19910900)。傳統戲曲的俗與雅--「王魁負桂英」與「瀟湘秋夜雨」觀後。當代,65,82-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安祈(19920600)。王魁戲幾種不同的結局。東海學報,33,139-15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啟豐(20050100)。戲曲表演版本研究芻議。戲劇學刊,1,53-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牛川海(1978)。觀「王魁負桂英」追記。幼獅文藝,4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尚德敏(19800800)。各種戲曲中「王魁與桂英」的故事--兼比較俞大綱先生「王魁負桂英」的劇作。中華文藝,19(6),3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宏圖(1987)。戲曲與時代同步--從王魁三變談起。溫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87(3),8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安祈(2009)。俞大綱對台灣戲曲現代化的影響。紀念俞大綱先生百歲誕辰戲曲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北藝術大學。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朝松(1998)。兩岸梨園戲傳習計畫之現況與未來展望。傳統藝術研討會。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5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郭君柔(2004)。王海玲豫劇表演藝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俊玉(1999)。廖瓊枝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秀庭(1995)。臺灣第一苦旦--廖瓊枝專輯。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仲鏞(1996)。趙熙集。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安祈(2008)。光照雅音。臺北:相映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萍瑛(2008)。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芳、嚴立模(2003)。臺灣豫劇五十年圖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國光劇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奔、劉彥君(2000)。中國戲曲發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實甫(1977)。西廂記。臺北:西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渭(1989)。南詞敘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師正(1981)。括異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子奇(2009)。草木子。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儀鳳(2011)。王魁故事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游素凰(2011)。廖瓊枝歌仔戲唱腔藝術探討。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俞為民(1994)。宋元南戲考論。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安祈(2006)。一個京劇編劇的自學經歷。為京劇表演體系發聲。台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安祈(1996)。文化變遷中臺灣京劇發展的脈絡。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安祈(1996)。京劇文士化的幾個階段。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仲淹(1970)。蘇幕遮。詞選註。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安祈(1996)。川劇王魁戲的四個系統及其影響。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安祈(2011)。兩岸京劇禁戲。性別、政治與京劇表演文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呂理政(19920000)。禁忌與神聖--台灣漢人鬼神信仰的特徵。傳統信仰與現代社會。臺北:稻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安祈(2012)。折子戲流傳過程中的加工深化--從〈陽告〉到〈打神〉。崑劇論集:全本與折子。臺北: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9)。廖瓊枝生平年表。國色牡丹‧廖瓊枝。臺北: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邱坤良(2008)。臺灣職業新劇團變遷。漂浪舞臺: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谷芳(2008)。反映社會,締造時代--宏觀戲曲的轉折。劃破時空,看見臺灣來時路。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宋怡明(2008)。[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序。臺灣民間信仰「孤娘」的奉祀--一個社會史的考察。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邱坤良(2008)。臺灣戰後臺語新劇劇本。漂浪舞臺: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邱坤良(2008)。新劇與戲曲的舞臺轉換--以廖和春劇團生活為例。漂浪舞臺:臺灣大眾劇場年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俞大綱(1970)。沈痛的論「南寧公主」。戲劇縱橫談。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俞大綱(1987)。李亞仙--新繡襦記。俞大綱先生全集--劇作卷。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俞大綱(1987)。王魁負桂英。俞大綱先生全集--劇作卷。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芳英(2009)。絳唇珠袖之外--從幾部新編戲曲思考新典範的可能。戲曲論集:抒情與敘事的對話。臺北:臺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