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以來閩臺梨園戲發展研究
作者:曹珊妃
作者(外文):SHAN-FEI TSAO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子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十八棚頭七子戲梨園戲移植新編傳藝計畫跨界合作戲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2
福建地方劇種「梨園戲」正式定名晚至1954年後,在此之前,民間慣以流派班名稱呼。三派擁有各自的演藝特色與專屬劇目,但皆以泉腔演唱並配搭南管音樂演出,同時演化「十八步科母」動作做為表演程式,「上路」、「下南」尚有「十八棚頭」口訣流傳於世。早於清初期,梨園戲已因應眾多福建漳泉移民者,對於歲時節慶與生命禮俗之演戲需求,多次渡海來臺獻藝,成為清中期前,臺灣首要流行劇種,之後更於此落地生根,並在日據時期進入劇院進行「內臺」搬演。
本論文旨在探論清代以來閩臺梨園戲活動與發展情況,除全面觀照三流派形成之歷史淵源、班社組織、表演藝人、舞臺藝術外,對於傳統劇目、移植劇目、新編劇目、跨界合作演出,以及閩臺兩地公部門之文化政策、梨園戲補助機制、技藝薪傳教育模式、觀眾觀演反應,亦皆有所立論觀察。
1949年,不惟是海峽兩岸政治分水嶺,亦是「梨園戲」轉向新發展時期的關鍵開始。閩臺梨園戲雖戲出同源,但因人文環境、演藝生態有所差別,是故發展樣態已然不同;緣此,梨園戲變化最劇的近六十年,其發展變遷與舞臺演藝實況,將會是筆者突破以往梨園戲研究議題的新關注面向;由於表演藝術是一門難以複製重現的時間藝術,除了演出文本,演員、舞臺、觀眾共同構築了表演的完整性,為求真切詳實,故研究路徑除採文獻史料外,也將佐以田野作業進行觀察分析,以明梨園戲迥異於其它劇種之發展歷程、藝術特徵與舞臺演出特質。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the Liyuen Opera in Fujian and Taiwan Since the Qing Dynasty
Abstract
The local drama "Liyuan Opera" in Fujian was officially named in 1959. Among the people, the earlier accustomed terms were Road Above (Fujian), Road Below (or “lower south” literally), and sub-Liyuen (or “children opera” by meaning). The three factions possess respec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unique repertoire, and yet all performances are based on the Quanzhou dialect with Nan-quan music and the various “18-posture” program. There were even the “18 Pan Tou” oral formulas handed down from Road Above and Road Below.
  As early as in the Qing Dynasty, the Liyuan Opera had been performed abroad for festivals and rituals to cater to the immigrants from Zhangzhou and Quanzhou of Fujian. The Liyuan Opera had thus become the primary popular opera in Taiwan before mid-Qing Dynasty, and evolved into the all-child-actor Qi-zi Opera, which performed in the “internal theater”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The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and activities of the Liyuen Opera in Fujian and Taiwan since the Qi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a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n the history, class organizations, performers, and theater arts of the three factions, the following is as well discussed: the traditional repertoire, foreign repertoire, New repertoire, inter-field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official culture policies in Fujian and Taiwan, subsidy mechanism of the Liyuan Opera, legacy education, and viewer reactions.
  The year of 1949 was not only the political watershed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but also the turning point into a new period for the Liyuan Opera. The Liyuen Opera in Fujian and Taiwan shared the same origin and yet developed distinctly due to humanity and performing circumstances. Therefore, the paper breaks through into a new dimens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erforming condition of the Liyuen Opera in the recent six decades that changed most dramatically. With the consideration that performing arts can hardly be reproduced, script, actors, stage, and audience all as a part of the integrity, the paper includes both literature review for clarity and fieldwork for analysis to present the distinct development courses, artistic features, and theatrical qualities of the Liyuan Opera.
Keywords: Liyuan Opera, 18 Pan Tou, Qi-zi Opera, New repertoire, inter-field cooperation,
legacy program, opera education
參考資料 (古籍依時代先後,專著、論文、期刊依作者姓名首字筆劃順序排列)
一、古籍
[宋]歐陽修:《新唐書》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
[明]王世懋:《閩部疏》 (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5年據明萬曆中繡水沈氏尚白齋刻本影印)。
[明]姚旅:《露書》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
[明]施琅:《靖海紀事》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編印,1995年)。
〔明〕陳懋仁:《泉南雜志》卷下 (據寶顏堂秘笈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明]陽思謙修,徐敏學、吳維新纂:《萬曆重修泉州府志》卷一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明]解縉等纂編:《永樂大典》 (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盧若騰:《島噫詩》  (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4年)。
[清]王禮主修:《臺灣縣志》 (臺北:大通書局,1984年)。
[清]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據清光緒本二十三年輯抄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林焜熿纂修:《金門志》 (臺北:中華叢書委員會出版,1956年)。
[清]朱景英:《海東札記》四卷 (據清乾隆三十八年刊本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沈起鳳:《諧鐸》 (《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三,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清〕李漁:《李漁全集》 (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年)。
[清]林學增纂脩:《同安縣志四十三卷》 (臺北:成文出版社,1989年)。
〔清〕林豪總修:《澎湖廳志》第三冊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印,1963年)。
〔清〕周璽修:《彰化縣志》 臺灣叢書第一輯第六冊台灣方志彙編(臺北:國防研究院、中華學術院,1968年)。
[清]周鐘瑄篡修:《諸羅縣志》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編印,1995年)。
[清]范咸:《重修臺灣府志》冊六(據民國五十年臺灣文獻叢刊影印,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年)。
[清]胡建偉:《澎湖紀略》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編印,1995年)。
[清]施鴻保:《閩雜記》 (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清]夏琳:《閩海紀要》 (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1995年)。
[清]連橫:《臺灣通史》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清]陳淑均篡修:《噶瑪蘭廳志》 (臺北:大通書局,1984年)。
[清]許旭:《閩中記略》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8年)。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年)。
〔清〕焦竑:《玉堂叢語》卷一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1年)。


二、專著
三民書局編輯群:《大辭典》中冊 (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編:《鹿港南管音樂的調查與研究》 (鹿港:鹿港文物維護地方發展促進委員會,1979年)。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 曲藝》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6年)。
片岡嚴著,陳金田譯:《台灣風俗誌》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1996年)。
王仁杰:《泉州優秀劇作選》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7年)。
王仁杰:《三畏齋劇稿》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 (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new window
王安祈:《當代戲曲》 (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new window
王旭東:《史學理論與方法》 (安徽:安徽大學,1998年)。
王秋桂編:《梨園戲專輯》上下冊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2年)。
王秋桂主編:《民俗曲藝叢書─戲文敘錄》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3年)。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南音初探》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
王進珊、彭飛、朱建明:《戲文敘錄》 (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3年)。
王評章:《福建藝術研究論集》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年)。
王漢民:《福建戲曲海外傳播研究》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尤鳳偉:《一樁案件的幾種說法》 (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5年)。
台灣省文獻會:《重修台灣省通志》 (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
矢內原忠雄著,陳茂源譯:《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52年)。
石光生:《跨文化劇場傳播與詮釋》 (臺北:書林出版社, 2008年)。new window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 (臺北:銀華出版部,1961年)。new window
呂錘寬:《臺灣傳統音樂》 (臺北:臺灣東華書局,1998年)。
李復波、熊澄宇:《南詞敘錄注釋》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9年)。
李松:《樣板戲編年史》後篇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沈冬:《南曲音樂體制及歷史初探》 (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年)。
辛晚教:《南管戲》 (新北市:漢光文化事業,1998年)。
邱坤良:《民間戲曲散記》 (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79年)。
邱坤良:《清代台灣的南管戲曲活動》 (臺北: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1981年)。
邱坤良:《舊劇與新劇: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1895~1945)》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年)。
邱坤良:《抗爭與認同:台灣戲劇現場》 (臺北:玉山社出版社,1997年)。
邱坤良:《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臺原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邱坤良:《漂浪舞台:台灣大眾劇場年代》 (臺北:遠流出版社,2008年)。
吳守禮、林宗毅編:《明清閩南戲曲四種》 (影印本,1976年)。
吳守禮:《閩臺方言研究集1》 (臺北:南天出版社,1995年)。
吳守禮校注 :《清光緒刊荔枝記戲文校理》 (臺北:吳守禮出版,2001年)。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上)》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年)。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下)》 (臺北: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年)。
吳捷秋:《梨園戲藝術史論》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年)。
吳乾浩:《當代戲曲發展學》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7年)。
林鴻:《泉南指譜重編》 (上海:文瑞樓書莊,1912年)。
林慶熙、鄭清水、劉湘如編:《福建戲史錄》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林鶴宜:《臺灣戲劇史》  (蘆洲:國立空中大學,2003年)。new window
林鶴宜:《從田野出發歷史視腳下的臺灣戲曲》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7年)。
周國雄:《中國十大古典喜劇論》 (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1991年)。
宜蘭縣立文化中心編輯:《台灣戲劇館專輯》 (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
長安編輯:《永樂大典戲文三種附錄二種》 (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施炳華:《陳三五娘》上下冊  (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1990年)。
施炳華:《荔鏡記音樂與語言之研究》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施瑞樓:《李祥石藝師南管戲劇本—口述傳錄》 (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4年10月)。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小梨園劇目》上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小梨園劇目》下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上路劇目》上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 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上路劇目》下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下南劇目》上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下南劇目》中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下南劇目》下冊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表演科範圖解》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梨園戲‧音樂曲牌》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傀儡戲‧基本線規圖像》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0年)。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8年)。
段馨君:《跨文化劇場:改編與再現》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徐宏圖:《兩宋戲曲史》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徐亞湘:《日治時期中國戲班在臺灣》 (臺北:南天書局,2000年)。new window
徐亞湘:《日治時期臺灣戲曲史論—現代化作用下的劇種與劇場》(臺北:南天書局,2006年)。new window
徐亞湘:《史實與詮釋: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選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6年)。
徐亞湘選編‧校點:《臺灣日日新報與臺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 (臺北:宇宙出版社)。
班友書:《中華戲曲》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0年)
陳正之:《臺灣的傳統戲劇》 (臺中:台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1993年)。
陳亞先:《戲曲編劇淺談》(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8月)。
陳芳:《台灣傳統戲曲》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new window
陳支平、徐泓主編:《閩南文化百科全書》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
陳多、葉長海選注:《中國歷代劇論選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6月)。
陳世雄:《閩台戲劇與當代》 (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年)。
莊長江:《梨園戲古劇新編》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4年)。
莊長江:《泉南戲班》 (臺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
莊長江:《泉南戲曲鉤沉》 (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年)。
曾永義:《戲曲源流新論》 (臺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new window
張燕瑾:《中國戲劇史》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傅謹:《新中國戲劇史》 (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2002年)。
傅謹:《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化與本土性》 (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彭飛、朱建明編︰《戲文敘錄》 (臺灣:財團法人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3年)。
福建省文化廳編:《福建優秀劇作選1979-1989》 (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年)。
黃殿祺:《中國戲曲臉譜》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2004年)。
黃少龍:《泉州傀儡戲概述》 (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1年)。
劉念茲:《南戲新證》 (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劉湘如等:《福建地方戲劇》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劉浩然:《泉腔南戲簡論》 (福建:泉南文化雜誌社,1999年)。
劉慧芬:《古今戲臺藝術與戲曲表演美學》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蔡欣欣:《臺灣戲曲景觀》 (臺北:國家出版社,2011年)。
龍彼得輯:《明刊閩南戲曲弦管選本三種》 (臺北:南天書局,1992年)。
錢南揚:《宋元戲文輯佚》 (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編輯部:《七十二朝人物演義》第五冊 (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編輯部:《臺灣話大辭典》 (臺北:遠流出版社,1991年)。
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福建卷》 (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
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 (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1994年)。
編輯委員會:《潮劇志》 (廣東:汕頭大學,1995年)。
編輯部:《中文辭源》第二冊 (臺中:藍燈出版社,1993年)。
編輯委員會:《福建省志‧戲曲志》 (北京:方志出版社,2000年)。
三、學位論文
王妍婷:《日治時期潮州戲老源正興班研究》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表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毛安琪:《王仁杰梨園戲劇作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李易修:《「男聲女相」:梨園戲中性別扮演的初步提問》(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余一霞:《上路梨園戲十八棚頭劇本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吳儀鳳:《王魁故事研究》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林雅嵐:《梨園戲《桃花搭渡》─小旦「桃花」之表演分析》(臺北藝術大學舞蹈表演研究所,2004年)。
林豔枝:《嘉靖本《荔鏡記》研究》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金玉琦:《朱弁戲曲故事研究》 (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洪靜儀:《吳素霞七腳戲舞臺演出本研究》 (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康尹貞:《梨園戲與宋元戲文劇目之比較研究》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玉惠:《嬉旦戲丑——〈桃花搭渡〉、〈買胭脂〉演出說明》 (臺北藝術大學劇場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曹珊妃:《小梨園傳統劇本研究—以泉州藝師口述本為例》  (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曾韻清:《小梨園旦角科步初探》  (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曾湘惠:《日本舞踏譜之運用釋例》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碩士論文, 2010年)。
張啟超:《中國戲曲「喜劇傳統」之研究》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3年)。new window
張啟豐:《清代臺灣戲曲活動與發展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黃雅琴:《南管藝師吳素霞研究》 (臺北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楊堯鈞:《台灣高甲戲及其基本唱腔之研究》(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
楊淑娟:《南管與明初五大南戲文本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廖秋霞:《高文舉故事研究》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
廖于濘:《江之翠劇場朱文走鬼演藝之研究》 (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劉美芳:《七子戲研究》   (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四、論文集論文
王櫻芬:〈臺灣南管一百年:社會變遷、文化政策、與南管活動〉收錄於《臺灣音樂一百年學術研討會》 (臺北:白鷺鷥文教基金會,1995年)。new window
何翠萍:〈野臺戲在民間節慶演出的意義〉收入於《民間信仰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 (臺中:台灣省政府,1982年)。
呂錘寬:〈臺灣最早的流行歌一南北管〉收錄於《臺灣音樂一百年論文集》 (臺北:白鷺鷥文教基金會,1997年)。new window
李國俊:〈南管類戲曲的傳習困境與盲點〉收錄於《民間藝術綜合論壇論文集》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李國俊:〈台灣高甲戲《百花台》—劇曲調探討〉收錄於《兩岸高甲戲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林麗紅:〈台中南管新錦珠劇團之經營演出及其影響〉收錄於《兩岸高甲戲研討會論文集》 (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
林鶴宜:〈眾人共唱一臺戲—台灣當前戲曲評論的機制與效應〉收錄於《2004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2004年)。
周育德:〈戲曲編劇的培養與大學教育〉收錄於《2004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2004年)。
洪惟助:〈1963年臺灣七子戲培訓班始末及其影響〉收錄於《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1998年)。
曾永義 :〈梨園戲之淵源形成及其所蘊含之古樂古劇成分〉收錄於《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8年)。
黃朝松:〈兩岸梨園戲傳習計劃之現況與未來展望〉收錄於《傳統藝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1998年)。
貫涌:〈戲曲大學培養編劇人才的探索與思考〉收錄於《2004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2004年)。
傅謹:〈影響當代中國戲曲編劇的理論與觀念〉收錄於《2004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2004年)。
葉明生:〈古代肉傀儡形態與福建南戲關係探討〉收錄於《南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劉念茲:〈梨園戲與南曲戲文之關係〉收錄於《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8年)。
鄭國權:〈傳統劇目錘煉成精品的典範—略談梨園戲《陳三五娘》收錄於《海峽兩岸梨園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1998年)。


五、期刊論文
Loon,Piet vander撰,王櫻芬譯:〈明清的南管〉收錄於《民俗曲藝》94、95期(1995年5月),頁1~15。
王安祈:〈有關梨園戲「王魁」劇本研究的幾點補充和疑問〉收錄於《民俗曲藝》76期(1992年3月),頁59~71。new window
王秋桂等輯校:〈南管曲譜所收梨園戲佚曲表初稿〉收錄於《民俗曲藝》76期(1992年3月),頁111~144。new window
王瑞裕:〈蘊藏豐富的民間音樂—南管〉收錄於《中國樂刊》2卷3期 (1972年10月), 頁3~6。
王墨林:〈超現實與反秩序日本舞踏的非理性精神〉收錄於《雄獅美術》184期(1986年6月),頁59~63。
王煒旭:〈來唱戲啊,鄉親—南管戲薪傳有人〉收錄於《光華》13卷11期(1988年11月),頁24~31。
王友輝:〈結合多科內涵,戲曲本就夠「統整」〉收錄於《表演藝術》132期(2003年12月),頁42~45。
王評章:〈王仁杰散論〉,收錄於《劇本月刊》第364期(1995年8月),頁63。
王仁杰:〈梨園拾得舊時調 翻作新聲唱斷腸––習劇心得雜談〉收錄於《福建藝術》 第6期(1997年6月),頁70。
市川雅原著,陳泱節譯:〈肉體的物質性 物質的肉體性〉收錄於《雄獅美術》184期(1986年6月),頁50~59。。
田永輝:〈梨園戲雜俎〉收錄於《民俗曲藝》75期(1992年1月),頁73~98。new window
李殿魁:〈從地方戲曲的發展看南管與南北曲的關係〉收錄於《中國戲劇集刊》3期(1982年6月),頁17~21。
李國俊:〈台灣南管社團的興衰〉收錄於《民俗曲藝》71期(1991年5月),頁42~51。
李國俊:〈斷垣下的樂歌—金門的民間戲曲活動〉收錄於《民俗曲藝》17期(1982年6月),頁25~29。new window
李國俊:〈重現童伶風華—評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陳三五娘》等〉收錄於《表演藝術》121期(2003年1月),頁44~46。
李國俊:〈古雅南管〉收錄於《表演藝術》20期(1994年6月),頁30~33。
沈冬:〈陳三五娘的荔鏡奇緣〉收錄於《大雅藝文雜誌》23期(2002年10月),頁29~37。
林英儀:〈看梨園戲《台灣凱歌》〉收錄於《梨園縱橫談 梨園戲評論文選》2期(1987年9月),頁6。
林幸慧:〈金裝打造,上級品味?從中國文化部2003年「國家舞台藝術十大精品劇目」談起〉,收錄於《表演藝術》134期(2004年2月),頁72~73。
林育霖:〈傳統音樂與現代舞臺=淺談南管音樂的舞臺形式〉收錄於《民俗曲藝》52期(1988年3月),頁77~80。new window
林世連:〈梨園戲的音樂〉,收錄於《彰化藝文》8期(2000年7月),頁8~11。
林清涼:〈走過台灣五十年的傳統戲曲教育〉收錄於《美育》155期(2007年1月),頁 37~39。
林永昌:〈臺灣白字戲初探〉收錄於《臺灣民俗藝術彙刊》4期(2008年9月),頁197~218。
周純一:〈桃花搭渡研究(上)〉收錄於《民俗曲藝》58期(1989年3月)頁54~97。new window
周純一:〈桃花搭渡研究(下)〉收錄於《民俗曲藝》58期(1989年5月),頁85~108。new window
吳捷秋:〈梨園戲研究〉收錄於《民俗曲藝》75期(1992年1月),頁4~72。new window
吳捷秋:〈梨園戲研究〉收錄於《民俗曲藝》76期(1992年3月),頁1~58。new window
吳素霞:〈無聲不動有歌必舞––七子戲〉收錄於《傳統藝術》第10期(2000年12月), 頁7~9。
施淑青:〈閩南梨園戲初探〉收錄於《聯合文學》4卷5期(1988年3月),頁122~131。
徐宏圖:〈《南戲《董秀才遇仙記》遺存考〉收錄於《戲曲學報》第4期(2008年12月),頁77~91。new window
秦嶺雪:〈我看梨園現代戲《楓林晚》〉收錄於《梨園縱橫談 梨園戲評論文選》1期(1986年9月),頁48。
陳衍吟:〈重建譜系,還原生態豐富性—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來臺演出的反思〉收錄於《傳統藝術》121期(2003年1月),頁47~50。
郭崇美紀錄:〈臺北戲劇文獻座談會記錄〉收錄於《臺北文獻》直字第 146 期(2003年 12月),頁 1~39。
黃美英:〈隱沒在現代社會的民間劇團與藝人—記「新錦珠」的陳秀鳳〉,收錄於《民俗曲藝》31期(1984年9月),頁35~49。new window
喻國雄:〈淺談戲曲服裝之美學與功能〉收錄於《臺灣戲專學刊》7期(2003年7月),頁1~29。new window
曾子玲:〈從傳統節婦劇看王仁杰的《節婦吟》劇中的人文關懷〉收錄於《崑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學報》1期(2009年6月),頁159~188。
曾金錚:〈梨園戲傳統劇目考〉收錄於《民俗曲藝》75期(1992年1月),頁99~133。new window
楊玉君:〈梨園戲藝人—吳素霞小傳〉收錄於《民俗曲藝》75期(1992年1月),頁163~167。new window
楊忠衡:〈千年古樂不是千年老妖––從「漢唐樂府‧梨園樂舞」思考傳統與創新定位的問題〉收錄於《音樂時代》卷17(1996年4月),頁56~59。
劉美芳:〈七子戲在臺灣的傳承與變貌〉收錄於《戲曲學報》7期(2012年6月),頁69~100。new window
劉美芳:〈七子戲「十八棚頭」劇目的名義探析〉收錄於《經國學報》26期(2008年7月),頁24~79。
劉漢盛:〈南管之美〉收錄於《音樂與音響》135期(1984年9月),頁29~32。
鄭英珠:〈走過十年—傾聽臺灣戲曲館的聲音〉收錄於《傳統藝術》8期(2000年8月),頁14~17。
賴廷恆:〈培育戲曲人才的搖籃—國立臺灣戲專〉收錄於《傳統藝術》8期(2000年8月),頁27~31。
蘇彥碩:〈梨園戲表演藝術的基本功—十八步科母的程式規範〉收錄於《民俗曲藝》75期(1992年1月),頁135~162。new window

六、劇本、節目單、教材資料類
《丁蘭刻木》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謝子丑提供)。
《天之驕女》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魏少輝提供)。
《朱洪武與馬娘娘》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蔡婭治提供)。
《西園記》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魏少輝提供)。
「南管遊賞」演出節目單(江之翠劇場:1995年6月6日,江之翠劇場提供)。
「南管饗宴.郭華買胭脂」演出節目單(合和藝苑:2012年11月4日)。
「泉州戲曲念白基礎知識」李麗敏編〈「江之翠劇場」1998年傳習計劃教材)。
《陳三》手抄本、曲譜(「臺中合和藝苑」吳素霞提供)。
《御前脈案》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魏少輝提供)。
《慈母淚》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魏少輝提供)。
《煎石計》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魏少輝提供)。
「燕南飛」演出節目單(福建省晉江地區梨園戲劇團:1979年,鄭國權提供)。
《鐲釵記》舞臺演出本(「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魏少輝提供)。


七、影音、影像資料類
《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檢索光碟》:(徐亞湘,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發行,2004年)。
《朱文走鬼》DVD:(臺北:江之翠劇場,2009年)。
《折子戲集錦》DVD:(臺中:吳素霞合和藝苑,2010年)。
《呂蒙正》DVD:(臺中:吳素霞合和藝苑,2003年)。
《李亞仙》上下集DVD:(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缺)
《後花園絮語》DVD:(臺北:江之翠劇場,2003年)。
《高文舉》DVD:(臺中:吳素霞合和藝苑,2003年)。
《郭華》DVD:(臺中:吳素霞合和藝苑, 2003年)。
《郭華買胭脂》上下集DVD:(福建省梨園戲實驗劇團,缺)
《陳三五娘》DVD:(臺中:吳素霞合和藝苑,2003年)。
《梨園戲》:(臺北市: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1998年)。
《梨園戲十八步科母教演》DVD:(曹珊妃錄影,2011年)。
《跨界對談:第六屆表演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DVD:(板橋:臺灣藝大表演藝研所發行,2009年)。
《蘇東坡‧入學、小登科》九十八年度合和藝苑七子戲傳習計畫成果展演DVD:(臺中:吳素霞合和藝苑, 2009年)。


八、網站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http://www.boch.gov.tw/boch/ (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水牌子—臺灣戲曲資訊彙整」 http://shuipaizi.blogspot.tw/(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合和藝苑」http://tw.myblog.yahoo.com/haphe-academy (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江之翠劇場」http://npo1007.npo.nat.gov.tw/index.php?aid=239(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清雅樂府」 http://tw.myblog.yahoo.com/jw!JV8POIGRA0P9YKusp0LW/ (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官網www.liyuanopera.com http://www.liyuanopera.com/?bkn=jh2(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漢唐樂府」 http://www.hantang.com.tw/hthome.htm (最後檢索日:102年8月2日)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