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基隆市八斗子魚寮文化及其文創商品設計
書刊名:海洋文化學刊
作者:王俊昌
作者(外文):Wang, Chun-chang
出版日期:2020
卷期:28
頁次:頁93-123
主題關鍵詞:八斗子魚寮火誘網漁業鎖管文創商品BadouziFish hutTorch light net fishery industryInshore squidCultural and creative goo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李東華(20051200)。從海洋發展史的觀點看「海洋文化」的內涵。海洋文化學刊,1,265-2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麗生(20080100)。主題研究計畫--「人與海洋:文化的現象與詮釋」。海洋人文教學與研究通訊,1,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寶村(20040600)。臺灣海洋史的新課題。國史館館刊,36,2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明村、蕭堯仁(20091200)。漁業結合文化與創意--文創新漁業。臺灣水產,4(6)=660,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興華(20061200)。臺灣漁業的歷史與文化。海洋文化學刊,2,25-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卓佳芬(20070600)。基隆八斗子漁業發展與漁村生活。臺灣風物,57(2),127-1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孟琦(2013)。八斗子百年魚寮:正忠行。東北風,1,37-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安原良男(1941)。臺灣漁具集。臺灣水產雜誌,316,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興華(20040700)。臺灣的漁業文化。漁業推廣,214,14-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焜山(2014)。八斗子漁家婦女系列(七)從八斗子嫁到八斗子,一生一世的漁村兒女--許桂英。東北風,3,47-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焜山(2014)。八斗子漁家婦女系列(三)永遠的漁村媳婦--杜鄭淑珍。東北風,3,28-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藍紹芸(2016)。八斗子魚寮過往。東北風,7,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謝寬永(2006)。台灣沿近海燈火、魩鱙及中小型拖網漁業資源動態與漁場之評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許焜山(2014)。基隆八斗子漁村的漁業發展與變遷(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淑清(2009)。日治時期基隆漁業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世一(2001)。基隆漁業史。基隆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世一(1999)。八斗子地方史話。基隆:財團法人海洋台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4)。中華民國102年台閩地區漁業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耀烋、蘇偉成(2002)。臺灣漁具漁法。臺北: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世一、張雯玲(1998)。八斗子耆老訪談錄。基隆:財團法人海洋臺灣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有馬桂(1927)。臺北州漁村調查報告書。臺北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北州水產試驗場(1935)。臺北州の水產。基隆:臺北州水產試驗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雅玲(1999)。外木山心故鄉。基隆市: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2019)。中華民國107年台閩地區漁業統計年報。臺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壽祺、魏敬中、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麗生(2014)。海洋意識和歷史文化的交融與再現。海洋臺灣.永續發展:科研教育與海洋文化。基隆市:新北市: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