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流亡學生的集體記憶與文化生態--王鼎鈞《怒目少年》的生命境遇與人性審視
書刊名:國立屏東大學學報. 人文社會類
作者:黃雅莉
作者(外文):Huang, Ya-l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5
頁次:頁51-86
主題關鍵詞:王鼎鈞怒目少年流亡學生流亡學校回憶錄Wang DingjunJuvenile with angry eyesExile studentExile schoolMemoi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佘佳燕(20151000)。出入於兩種怒氣之間--論王鼎鈞《怒目少年》內容義蘊。輔仁國文學報,41,155-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付蘭梅(2016)。東北流亡作家群的家國認同解析。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9(6),137-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子俠(2003)。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創辦及其意義。近代史研究,2003(3),80-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芸娟(1998)。山東流亡學生研究(1945-1962)(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世耘(2017)。昨日之日:論王鼎鈞回憶錄書寫之集體記憶與重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鼎鈞(2005)。怒目少年。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鼎鈞(2003)。山裏山外。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鼎鈞(2005)。關山奪路。臺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鼎鈞(2005)。昨天的雲。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亮軒(2003)。風雨陰晴王鼎鈞:一位散文家的評傳。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鼎鈞(2013)。東鳴西應記。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立夫(1994)。成敗之鑑:陳立夫回憶錄。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澤厚(1999)。李澤厚哲學文存。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澤厚(2008)。人類學歷史本體論。天津: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成湯、成英姝(2009)。我曾是流亡學生。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昌民(2007)。流亡學生。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陶英惠(2004)。山東流亡學生史。臺北:山東文獻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Foucault, Michel、于偉、李姍姍(2008)。個人自主與教育。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Sontag, Susan、程巍(2003)。疾病的隱喻。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Said, Edward W.、單德興、陸建德(2002)。知識分子論。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Foucault, Michel、杜小真(2003)。福柯集。上海:上海遠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茂勳(2010)。讀「山東流亡學生研究」有感。山東同鄉會會刊。臺北:山東同鄉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