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譯」如何新?--論岸春風樓《新譯紅樓夢》的翻譯策略及其經典化意義
書刊名:漢學研究集刊
作者:蘇恆毅
作者(外文):Su, Heng-i
出版日期:2020
卷期:30
頁次:頁137-139+141-194
主題關鍵詞:紅樓夢日譯本岸春風樓新譯紅樓夢經典化翻譯與傳播Japanese translation of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Kishi ShunpūrōShinyaku KōrōmuClassicalization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伊藤漱平(1997)。二十一世紀紅學展望--一個外國學者論述《紅樓夢》的翻譯問題。紅樓夢學刊,1997(S1),2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伊藤漱平、成同社(1989)。〈紅樓夢〉在日本的流傳--江戶幕府末年至現代。紅樓夢研究集刊,14,445-4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吉川幸次郎、鄭清茂(19571231)。中國小說論。大陸雜誌,15(12),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宋丹(20170000)。《紅樓夢》最早抵日時間的再確認--基於對村上文書《差出帳》的調查。紅樓夢學刊,2017(2),227-2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崔溶澈(2006)。《紅樓夢》翻譯本及其翻譯方法。第二屆中國小說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里仁書局。547-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宋丹(2015)。《紅樓夢》日譯本研究(1892-2015)(博士論文)。南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塩谷温(1919)。支那文学概説講話。東京:大日本雄辯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文彬(1993)。《紅樓夢》在國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Eliot, T. S.、王恩衷(1989)。艾略特詩學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雪芹、高鶚、馮其庸(1993)。紅樓夢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玉明(2006)。日本紅學史稿。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大庭脩(1967)。江戸時代における唐船持渡書の研究。吹田: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曹雪芹、伊藤漱平(1996)。紅樓夢。東京:平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飯塚朗(1980)。紅樓夢。集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笹川臨風(1898)。支那文學史。東京:博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宮崎繁吉(1905)。支那戲曲小說文鈔釋。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宮崎繁吉(1905)。支那近世文學史。東京:早稻田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岸春風樓(1916)。新譯红樓夢。東京:文教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幸田露伴、平岡龍城(1920)。國譯红樓夢。東京:國民文庫刊行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伊藤漱平(1960)。紅樓夢。東京:平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松枝茂夫(1972)。紅樓夢。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井波陵一(2013)。新譯红樓夢。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岸春風樓(1916)。新譯小說遊仙窟、戲曲牡丹亭還魂記。東京:文教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一粟(1989)。紅樓夢巻。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森中美樹(2010)。語学教科書としての『紅楼夢』:東京外国語学校時代の書入を中心として。小說・芸術から見た海域交流。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藍弘岳(2015)。荻生徂徕的漢文學習方法論:訓讀與「譯學」。翻譯與跨文化流動:知識建構、文本與文體的傳播。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