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韓麗珠《空臉》中的主體自覺與權力關係
書刊名:奇萊論衡
作者:馮宜翎
出版日期:2022
卷期:11
頁次:頁59-86
主題關鍵詞:韓麗珠空臉主體自覺權力關係後九七香港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鄒文律(20171200)。《i-城志.我城05》的城市及身體空間書寫--兼論“後九七香港青年作家”的情感結構。人文中國學報,25,193-22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怡伶(20121000)。轉變是希望的開始?--論韓麗珠<風箏家族>身體與空間的變異意涵。東華中國文學研究,11,199-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麗珠(2019)。微物碎語--韓麗珠專欄:揹着城巿到異地。明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姿含(2016)。九七後香港城市圖像--以韓麗珠、謝曉虹、李維怡小說為研究對象(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温煒瓴(2015)。香港作家韓麗珠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Fordham, Frieda、陳大中(1990)。榮格心理學。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麗珠(2008)。風箏家族。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麗珠(2009)。灰花。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韓麗珠(2010)。縫身。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9)。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ogue, Ronald、李育霖(2006)。德勒茲論文學。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伍家偉(2009)。寫作好年華:香港新生代作家訪談與導賞。香港:匯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1997)。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韓麗珠(2020)。黑日。臺北:衛城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韓麗珠(2013)。離心帶。印刻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韓麗珠(1998)。輸水管森林。普普工作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Foucault, Michel、汪民安(2006)。傅柯文選III:自我技術。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紹銘(2005)。一爐煙火:劉紹銘自選集。天地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韓麗珠(2017)。空臉。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羅樂敏(20171012)。無法被言說的細碎層次--專訪韓麗珠,https://www.unitas.me/?p=1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小樺(20130805)。過渡時期的辯證--韓麗珠談《離心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梓評(20171025)。到處存在的臉,到處不存在的我--韓麗珠談《空臉》,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146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德國之聲(20191021)。香港小說家韓麗珠談「反送中」:香港每天都變得更荒謬,墮落得很快,https://www.storm.mg/article/18546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曉虹(20091114)。追溯逃亡路線--讀韓麗珠《灰花》,http://www.hkej.com/template/dailynews/jsp/detail.jsp?dnews_id=1075&cat_id=1&title_id=142474。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米修.福寇、陳志梧(1988)。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下文(脈絡)。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