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敦煌講唱文學中的「韻、平、側、吟、斷」注記符號意義探析
書刊名:敦煌學
作者:游喬茵
作者(外文):Yu, Chiaoyin
出版日期:2022
卷期:38
頁次:頁169-206
主題關鍵詞:敦煌講唱文學Dunhuang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YunPingCeYinDu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羅宗濤(19861200)。敦煌講經變文「古吟上下」探原。漢學研究,4(2)=8,129-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鳳玉(2013)。羽153V《妙法蓮華經講經文》殘卷考論--兼論講經文中因緣譬喻之運用。敦煌吐魯番研究,13,4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牛龍菲(1983)。中國散韻相間、兼說兼唱之文體的來源--且談變文之「變」。敦煌學輯刊,1(4),2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小榮(2001)。敦煌變文「平」、「側」、「斷」諸音聲符號探析。敦煌學輯刊,2001(2),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鴻勛(1982)。敦煌講唱伎藝搬演考略--唐代講唱文學論叢之一。敦煌學輯刊,1982(3),5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蒲亨強(2020)。佛教梵唄華化兩徑。浙江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0(4),5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阿財(2018)。寫本原生態及文本視野下的敦煌高僧贊。敦煌學輯刊,2018(2),1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竺家寧(20110600)。從佛經看漢語雙音化的過渡現象。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011(1)=17,27-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涌泉、計曉雲(2021)。敦煌寫本音聲符號與語體提示符號匯釋。東亞漢學文獻與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大學中國俗文化研究所。577-5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蔡沈(1987)。書經集傳。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向達(1985)。唐代俗講考。敦煌變文論文錄。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德均(1978)。宋元明講唱文學。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鳩摩羅什(1988)。妙法蓮華經。東京: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相洲(2006)。永明體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慧皎(1988)。高僧傳。大藏出版株式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振玉(1970)。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臺北:文華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上海圖書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上海圖書館藏敦煌吐魯番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武田科學振興財團杏雨書屋(2009)。敦煌秘笈。大阪市:武田科學振興財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仁昱(2003)。敦煌佛教歌曲之研究。高雄:佛光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慎、段玉裁(1999)。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敦煌古文獻編輯委員會、英國國家圖書館、倫敦大學亞非學校(1992)。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彭年(2001)。新校宋本廣韻。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征、張涌泉(1997)。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上海古籍出版社、法國國家圖書館(2000)。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聖彼得堡分所、俄羅斯科學出版社東方文學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敦煌吐魯番文獻集成.俄藏敦煌文獻。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董同龢(2011)。漢語音韻學。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孫楷第(1985)。唐代俗講軌範與其本之體裁。敦煌變文論文錄。台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小盾(2011)。佛教唄贊音樂與敦煌講唱辭中「平」、「側」、「斷」諸音曲符號。佛經文學研究論續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1. 「由苦到安」--印尼客家華人成為穆斯林的情緒表述
2. 水利秩序中的商業要素--南宋至民初徽州呂堨管理方式之演變
3. 佛教驅邪鎮煞祖師普庵(1115~1169)的一個歷史詮釋
4. 社會主義國家的華人組織--古巴革命以來華人社團的歷史變遷與現狀分析
5. 霍亂與上海華人居民飲水的變遷,1920s~1930s
6. 馬六甲華人甲必丹蔡士章與寶山亭之研究
7. 書評:黎麗明,《從工匠到藝術家:20世紀的中國美術陶瓷從業者》(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
8. 書評:白德瑞,《爪牙:清代縣衙的書吏與差役》(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
9. 書評:周瓊,《清前期重大自然災害與救災機制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21)
10. 書評:吳滔,《國史家事:〈致身錄〉與吳江黃溪史氏的命運》(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
11. 馬來西亞沙巴的「半唐番」:名制裡的唐與番
12. 公益物品的供給:清至民國鄱陽湖區的水上救生事業--以左蠡《救生同仁堂局志》為中心
13. 元朝對雲南金齒百夷及其以南土官地區的設治新證
14. 微觀透視清代基層行政的典範--評白德瑞(Bradly W. Reed)《爪牙:清代縣衙的書吏與差役》[尤陳俊、賴駿楠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21)]
15. 植造清代:維繫木材貿易的產權和財政制度--評Meng Zhang, «Timber and Forestry in Qing China: Sustaining the Marke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21)
 
QR Code
QRCODE